第41部分(3 / 4)

小說:偽鈔帝國 作者:京文

號召青壯參軍。

不得不說,李衛國的號召力還是非常強大的,至少在崇明縣是如此,有著無與倫比的威望和優勢,一呼百應,很快就招募到了一萬青壯。

第0067章 戴墨鏡裝逼的軍隊

“第一隊都有!”

“向左轉!”

“進入射擊陣位!齊步走!”

崇明縣城外,新軍靶場上,剛剛應徵入伍的新兵們排好佇列,在指揮官的口令指揮下,依次進入射擊陣位。

“裝填彈藥!”

聽著指揮官的口令,新兵們紛紛從武裝帶中取出彈藥,將手中的恩菲爾德p1842擊發式前裝滑膛槍豎立起來,用雙腿夾住,然後講紙筒中的槍藥倒入槍膛中,用通條夯實,再將。557英寸大小的鉛製子彈放入槍口,同樣用通條將其夯實。

當然,p1842火槍雖然名稱上看起來像是制式裝備,實際上每一把火槍都是純手工打造,雖然規定是。557英寸口徑,但因為這個年代的車床精度不高,每一個槍管都無法保證其精度,有的大於。557英寸,有的則小於這個尺寸。這樣一來,每一把火槍都必須配備獨立的制彈器,需要使用這把火槍的人自己親手製作彈頭,不能用別人製作的彈頭,否則容易出現卡彈炸膛。

當新兵們裝填完槍藥和彈頭後,指揮官再次下令。

“裝填火帽!”

火帽是擊發式火槍的關鍵標誌,比燧發槍好用多了,用火帽代替了導引火藥和燧發火石裝置,大幅度提升了戰場實用性,屬於火槍的革命性發明。

只見新兵們將擊錘搬開,小心的把火帽放入擊錘下方的底火擊發洞中。

新兵從裝填發射藥、彈頭,再到安裝完成火帽,整個過程大致需要半分鐘至一分鐘時間,而一名優秀的火槍兵,一分鐘大概能夠完成三次,這已經是火槍時代的極限了。

在李衛國的軍隊當中,老兵大概能夠做到一分鐘發射兩次,能夠一分鐘發射三次計程車兵也有,不過所佔比例非常小。

“舉槍!”

“預備!”

“射擊!”

隨著指揮官一聲令下,這一隊新兵紛紛舉槍,瞄準,而後射擊。

“砰!砰!砰!”

伴隨著士兵們的手指頭扣動扳機,擊錘撞擊底火引燃火藥,將槍膛內的鉛彈發射出去。

但見這一排火槍的槍口處噴出一團團或白或黑的煙霧,有的甚至都能噴出火焰,這些都是因為發射藥裝填多了或少了導致的結果。

三十米外,是密密麻麻的人形標靶。

這些人形標靶很特別,跟後世人們所熟知的靶場大不相同。很多後世打過靶的人都知道,靶場上一般只有一排畫著圓圈的凸型環線靶,而且彼此間隔很遠,打靶距離一般也是一百米。

對靶場的改進,並非李衛國心血來潮,而是在他研究了火槍時代的線列戰術後親自做出的慎重選擇。

在火槍年代,你讓一個士兵打出多少環的成績幾乎是不可能的。這是因為他們使用的是滑膛槍,當彈丸出膛後,在二三十米內或許還能保持直線射擊,一旦超過三十米,子彈就亂飛了,打環數那只是高精度步槍的專利,所以李衛國不使用凸字環線靶,而是貼近實戰要求,使用人形靶子,只要上靶即算合格。

同時,靶場上一共有五百個人形靶,按照清軍一個營的標準建制,按照戰場上兩軍對壘時的陣型進行排列,貼近實戰要求。

李衛國這樣安排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士兵們看看他們到底能夠打中多少個人型靶子,在此基礎上查驗上靶子彈數目,再除以三,基本上就能估算出這批新兵的在戰場上的實際戰鬥力了。

至於為啥要除以二,其實很簡單,任何一支軍隊平時訓練射擊上靶率假如是一百,到了真正的戰場上就會受到到各種戰場氣氛(比如膽怯)的影響,使其不能發揮正常水平,這也是為什麼一場小規模的戰鬥下來,雙方消耗幾十萬發子彈,最後結果卻發現沒打死幾個人,如果按照平時訓練那樣幾發子彈打死一個敵人,那豈不是天下無敵了?按正常分析,老兵能發揮60%的平時水平就算厲害的了,新兵能發揮30%就算及格了。

李衛國就是要知道他的部隊的實際戰鬥力,所以他才會這樣進行打靶訓練。這樣他才能評估什麼樣的敵人可以打,什麼樣的敵人要暫時避讓,否則就是找死了。

“砰!砰!砰!”

這時,第一隊射擊完畢,第二隊迅速開火,接著是第三隊。三隊之間進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