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3 / 4)

小說:偽鈔帝國 作者:京文

組裝起來,淘汰不合格的零部件,完成衛國式步槍的最後部分。

這樣一來,原本一個工匠好幾天才能製造出一支衛國式步槍,如今一個工匠一天就可以組裝幾十支衛國式步槍,效率大幅度提升。

“現在兵工廠一個月能夠生產衛國式步槍一萬支。子彈十萬發,這在以前,完全就不敢想象!”傅學賢一臉陶醉的說道。

李衛國在經過最初的高興之後,很快又換上了沉重的表情。說道:“還是不夠!”

“還不夠?”傅學賢驚訝無比,反問道:“一年後,可製造十二萬支衛國式步槍和一百二十萬發子彈,難道還不夠對付洋鬼子們的?”

“不夠!遠遠不夠!”李衛國一本正經的搖頭說道:“看來你還是沒有親身體驗過戰爭。不知道戰爭一旦爆發,打得就是金錢和消耗。你可知道士兵上了戰場後,他們平均需要多少子彈才能打死一個敵人?”

李衛國的問題令傅學賢一時間發愣。他忽然發現自己竟然從來沒有關注過這個問題,不由得尷尬道:“大概兩三發子彈吧!”

“兩三發?二三十發子彈能消滅一個敵人我都高興死了!”

李衛國無奈的笑了,如果兩三發子彈就能消滅一個敵人,那麼抗日戰爭就不用打八年之久了。

這是不爭的事實,要知道在二戰期間**步槍兵平均需要500~800發子彈打死一個日軍,美軍平均需要1000~1500發子彈打死一個日軍。八路軍牛b一些,“一發子彈消滅一個敵人”,不過想想八路軍使用的都是些膛線快磨平了的老破步槍,其中水分有多大不言而喻。

李衛國手中自然也有一份關於滬軍戰士在戰鬥中消耗彈藥和擊斃敵人的相關統計資料,表明當前滬軍一線戰鬥部隊平均需要五十發子彈才能打死一個敵人。

“至少五十發子彈消滅一個敵人,按照這個基數,在一年兵工廠內必須準備兩千萬發子彈,其中一千萬子彈用於日常訓練,另外一千萬子彈用於戰備!”

李衛國給出了任務,傅學賢盤算了一番,說道:“按照目前的子彈生產能力,需要再增開十條步槍彈生產線,招募兩萬名工人!”

“準了,你寫報告,我給你簽字!槍支彈藥的事情刻不容緩!”

“除了步槍和子彈外,火炮是不是也要擴大生產?”

“當然了,現代戰爭真正的主宰永遠都是火炮,一場戰鬥下來,被擊斃的敵人有百分之八十都是直接或者間接被火炮炸死的!”

傅學賢想了想,問道:“那是重點生產前裝炮還是後裝炮?”

李衛國問道:“怎麼,後裝炮研製成功了嗎?”

傅學賢點點頭又搖搖頭,回答道:“按照你的指示,這幾年咱們一直在研究後裝炮,前段時間有了進展,氣密性問題得到大幅度改善,不過口徑最高只有75毫米,一旦口徑超過75毫米,氣密性就無法保證了。”

“七十毫米口徑也不錯了,炮彈多重?射程多遠?”

“七十毫米口徑,八倍徑炮身,大概發射八斤重開花彈。最遠可達三里!”

李衛國算了算,說道:“八倍徑短了些,炮彈威力也不如十二磅步兵炮,射程也馬馬虎虎還可以!”

傅學賢贊同道:“就是氣密性問題差了些,否則肯定比目前我軍的十二磅步兵炮要好得多。不過後裝炮有個優點,就是裝填速度快,一體式炮彈直接從後面裝填,最快三分鐘可發射五發,而前裝炮三分鐘才能發射一次。”

李衛國點點頭,道:“你說的沒錯。三分鐘時間足以改變戰場結局了,如果突然用這種後裝步兵炮對付英法聯軍,一定能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如果用在關鍵時刻,說不定能夠改寫戰爭結局了。”

傅學賢試探著問道:“那你的意思是?加緊生產新式後裝火炮還是全力生產前裝火炮?”

李衛國想了想,問道:“一年時間,你能生產多少門新式後裝炮?”

傅學賢思索一陣,回答道:“加幾條生產線全力生產的話,一百門應該沒問題。”

李衛國皺眉道:“滬軍十六鎮。每鎮只能均五六門炮,有點少啊!”

傅學賢道:“滬軍十六鎮,只有八鎮是主力部隊,另外八鎮現在還是新兵。你不是不打算讓他們直接參戰而讓他們守城嗎?給他們前裝炮就行了,把後裝炮都均給主力八鎮,這樣每鎮能分到十一二門炮,雖然比現有的炮兵團少了一半火炮。但火力至少高處五倍。”

李衛國點點頭,說道:“可以!不過你再想想辦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