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是中國人要騎在我們頭上拉屎,其他列強也會蠢蠢欲動。”
王族成員威廉冷笑道:“胡說,誰敢在我大英帝國頭上拉屎?中國人?笑話,明明是你帕爾姆斯頓收了東印度公司的好處主動去招惹中國的。”
另外幾個王族成員紛紛附和,保守派雖然也對皇族壟斷特效藥分銷暴利感到不滿,卻在這個時候不得不支援王族,因為這涉及到明年的大選。他們保守派雖然在國家問題上態度一樣強硬,但在這個關鍵時刻,還是希望攻擊自由派,團結更多的盟友。以便幫助保守派贏得明年的大選。
如果迫使帕爾姆斯頓主動辭職解散內閣,那麼保守派說不定會提前召開大選上臺執政。
多派制度的國家往往不能處置重大突發事件,因為派別間相互攻擊相互扯後腿,英國目前就處於這種局面。在對待中英戰爭問題上,保守派為了把自由派拉下臺,只能先把節操扔掉了。
“沒錯。如果不是你們被東印度公司慫恿,去招惹中國,也不會造成現在這種局面。”
保守派新掌門(由於某詞敏感關係只能用掌門來代替),本傑明…迪斯雷利表明了態度,站在王族一派,一起攻擊帕爾姆斯頓。
本傑明一帶頭,一些保守派議員紛紛附和起來。
自由派議員們頓時大怒,為了維護掌門帕爾姆斯頓,立即加入戰團,整個議會大廳內頓時大吵大鬧起來,活像一座菜市場。
更離譜的是,很快有脾氣暴躁的議員動手打人,迅速演變成群毆,一個個平日裡在公眾面前無比紳士的議員們,瞬間變成了潑婦表姊,撕b大戰上演。
帕爾姆斯頓翻翻白眼,就知道會是這個結局。
該死的議會制,關鍵時刻總是掉鏈子!
如果是中央集權的帝國制度該有多好啊!
這一刻,帕爾姆斯頓反倒羨慕起那些帝王制國家了,因為只有帝王集權國家才會在關鍵時刻爆發出驚人的凝聚力。
比如中國!
人多勢眾,兩億多人口,雖然只邁向小康社會,比英國這種發達富裕國家還差很遠,可是人家的皇帝只要一個號召,老百姓只要一人捐款一塊錢,兩億資金立馬就出來了,有這麼大一筆鉅款,還有啥事辦不成的?
反觀英國,雖有千萬人口,可是貧富差距懸殊,政府募集資金只能跟有錢人乞求,沒錯,就是乞求,就像他帕爾姆斯頓想要辦什麼事情就得指望東印度公司贊助資金,偏偏想要半個大事還得被議會制掣肘,天天被在野派拖後腿。
一想想這些糟心的事情,帕爾姆斯頓立馬搖頭苦嘆,不再理議員們打群架了,直接離開議會。
海軍部,原來的海軍大臣已經辭職了。
沒辦法,這種****的制度下,做錯事就辭職完事,拍拍屁股走人,受傷的還是英國海軍自己,丟人的還是英國政府,損失的還是老百姓的納稅錢。
“首相大人,議會方面有結果了嗎?我們是要繼續跟中國戰鬥嗎?”
新任海軍大臣第三代紐卡斯爾公爵,一臉緊張的問道。
沒錯,紐卡斯爾很緊張,英國亞洲艦隊全軍覆沒,相當於英國皇家海軍損失了一半的戰鬥力,偏偏中國海軍主力幾乎毫髮無損,這如果再打下去,勝負很難說,紐卡斯爾並無必勝的把握。若是再敗了,那對英國海軍的打擊將是毀滅性的,紐卡斯爾承受不起,英國也承受不起。
帕爾姆斯頓見紐卡斯爾表情,頓時皺了皺眉,反問道:“你就這麼沒信心嗎?”
紐卡斯爾嘆口氣,誠懇的點頭道:“實不相瞞,我剛剛得到一份情報,是我們亞洲艦隊一名軍官在那場夜戰中落水,僥倖沒有被中國海軍俘虜。一天後被我們一艘打散了的護衛艦救起返回新加坡後向海軍部發了一份詳細報告,我才知道,原來中國海軍又發明了新式武器,我們海軍全軍覆沒就是吃了這個大虧。再沒有掌握中國海軍的最新武器裝備具體引數和應對策略之前,我實在沒有任何的勝算。”
“又?”
帕爾姆斯頓說了個“又”字,顯然他很清楚第二次、第三次商業戰爭(雅片戰爭)為何失敗,歸根到底是中國神策軍有足以改變戰局的殺手鐧武器。第一次是後裝步槍和速射炮,第二次是加特林機關槍,如今又出現了殺手鐧武器。可見帕爾姆斯頓為何只說一個“又”字了。
真心蛋疼啊,一個“又”字,足以表達那種鬱悶無比的悲催心情了。
“到底又是什麼殺手鐧武器?”
“具體名稱我們還不清楚,中**方保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