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麥的提議得到了李衛國的首肯後,中華帝國隨後特命駐柏林全權代表李華同德意志帝國簽署了《中德世界鐵路計劃》。
按照這個計劃,中華帝國將於建元3990年(1890年)前修通從中華帝國首都直達波斯帝國波斯灣沿岸的巴士拉之間的鐵路。與此同時,德意志帝國也將在1890年前修通從德國首都柏林直達巴士拉的鐵路,最終中德兩國的鐵路在巴士拉實現對接。
這是一條集合了中德兩**事、政治、經濟全方位核心利益的一條鐵路,該鐵路橫跨整個歐亞大陸,全長24788公里,中間途徑十個國家。
其中中華帝國修建的鐵路最長,但只需要跟艾烏罕、波斯帝國、奧斯曼帝國達成協議即可修通北京至巴格達的鐵路,而德意志帝國雖然修建的鐵路較短,但需要跟另外七個國家進行談判,談判相對複雜。
此時,中華帝國國內已經完成了第五階段鐵路修建計劃,全國鐵路總里程達到13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美利鐵路總里程位居世界第二,在1870年就達到了10。2萬公里,不過因為內戰的原因,大量鐵路遭到破壞,到1879年,僅僅只增加了0。4萬公里,達到10。6萬公里。而位居世界第三位的則是德意志帝國,1879年達到3。4萬公里,而後是法國的2。9萬公里,沙俄帝國的1。8萬公里,英國的1。7萬公里。
英法兩國的鐵路總里程在十年內不但沒有增加,反而大規模減少,這都是因為戰爭關係導致。大英帝國在第五次中英雅片戰爭中慘敗,失去了澳洲、馬來亞和孟加拉,損失一萬多公里鐵路劃入中華帝國鐵路總里程當中。而法國在普法戰爭從慘敗,損失阿爾薩斯和洛林大量鐵路,併入德意志帝國的鐵路總里程當中。
沙俄帝國的鐵路里程增加最快,這是因為沙俄帝國修建西伯利亞鐵路,意圖打通亞洲大陸架抵達遠東,奪取被中華帝國佔領的濱海邊疆區。
不過,跟第一的中華帝國和第二的美利堅聯盟國相比,這兩國都超過10萬公里大關,沙俄帝國的鐵路總里程連中華帝國的零頭都不夠,差距巨大。
在世界人民看來,中華帝國和美利堅聯盟國的鐵路差距不太大,但只有內行人才清楚,這當中差距巨大。
要知道美利堅聯盟國地處美洲大陸,大部分地區都是平原,鐵路修建起來很容易。而中華帝國則不同了,地勢複雜,各種地形都有,尤其是中西部地區,山勢險要,有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四川,更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疆,終年積雪覆蓋的北疆,鐵路修建難度高於美國十倍。即便在這種情況下,中華帝國的鐵路總里程依然超過美利堅幾萬公里,可見中華帝國在鐵路方面的強大了。
同時,美利堅的鐵路面積雖然達到了十萬公里,卻並沒有實現全國覆蓋,尤其是美利堅南部各州,根本沒有鐵路,全國鐵路覆蓋率只達到45%。反觀中華帝國,鐵路覆蓋率已經達到80%,只要打通青藏鐵路和遠東鐵路,就徹底實現全國各地通鐵路的目標了。
而中華帝國之所以跟德意志帝國共同打造世界鐵路,一方面是考慮到中德戰略結盟的政治因素,鐵路所到之處,都是將是中華帝國和德意志帝國的勢力範圍,增加全球影響力。另一方面是經濟考量,中華帝國現在是全世界最大的經濟體,gdp世界第一,而德意志帝國現在是歐洲最大的經濟體,gdp歐洲第一,世界第三。中德經濟聯合,將實現全球75%的gdp總量,這是經濟制霸全球。
最後一方面就是軍事滲透了,一旦中德兩國鐵路修通,連線整個亞洲大陸,從亞洲最東面到達歐洲最西面,不論是軍隊投送,還是物質補給,中德兩軍相互支援,軍事上就可以制霸歐亞大陸。
因此,這項宏偉的計劃一經提出,李衛國立即就同意了,而全世界各國,尤其是英法兩國立刻感到了巨大的威脅。
大英帝國剛剛被中華帝國胖揍一頓,自然沒有膽量去向中華帝國抗議,而法蘭西第二帝國還指望著中華帝國幫法國打造歐洲最強海軍,也是不敢去觸中華帝國那邊的黴頭。
因此,大英帝國和法蘭西帝國便將炮火瞄準了德意志帝國,向威廉一世大舉施壓和抗議。
沙俄帝國也加入了行列,因為德意志帝國將修建透過奧斯曼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的鐵路,這等於也在幫助奧斯曼帝國。如今俄土正進行第九次戰爭,顯然不願意德土兩國走近。
面對英法俄三國的強力干涉,德意志帝國態度強硬,根本不鳥三國。
此時的德意志帝國,陸軍強盛,海軍有中華帝國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