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王凱泰的反駁,同樣有十幾位大臣持支援立場。
雙方說得都有道理,據理力爭,一時間朝堂上吵得跟菜市場一樣。
李衛國也是頭疼,他知道傅學賢的說法有道理,畢竟中華帝國為了這場戰爭早做準備,儲備了大量的戰略物資,足夠消耗相當一段時間了。尤其在眼下,中華帝國本土並未遭到攻擊,把全部工業轉入戰時機制的確有些浪費資源了,不如用來發展經濟。
而王凱泰的說法也沒錯,為了戰爭,做好一切準備,說不定最後一顆子彈就能決定勝負。尤其這場世界大戰有可能短時間內無法結束,這在德法戰場上已經出現了苗頭,因此中華帝國得做好長期戰爭的準備,那麼戰略物資就要儲備更多了,越是及早的把工業全部轉入戰時機制,儲備的物資就越多,打起仗來就越有底氣。
雙方爭執不休,最後皮球又踢到李衛國這邊了。
好吧,李衛國不得不做出決定,這關乎中華帝國未來幾年的戰略部署。
不過,李衛國還是折中了兩派大臣們的想法,最終決定將一半的國民工業轉入戰時機制,加快儲備戰略物資,準備長期作戰。另一半國民工業繼續維繫國民日常生活所需,維繫帝國經濟正常運轉。
軍票暫時不發行,市場依然用人民幣交易,不過暫停了人民幣同黃金和白銀的兌換,作為帝國儲備的黃金和白銀,將只用於國際貿易結算。
擺平了這個問題,接下來的議程就非常順利了。
文官喜歡三核桃倆棗的斤斤計較,武將則是說話嘎嘣脆。
討論到西線戰況時,主要面對英俄兩**隊的邊境襲擾,其中俄軍主要集中在西伯利亞和西亞兩個方向,俄軍動員速度太慢,後備軍跟不上,所以對中華帝國宣戰後,俄軍一開始幾天都是膽戰心驚的,擔心中華帝國神策軍發起攻擊,結果幾天後發現中華帝**沒有進攻的意思,反而處於戰略防禦,這印證了此前關於中華帝國的一些軍事戰略傳聞。
俄軍高興了,中華帝**既然不主動出戰,那麼俄軍就有了足夠的時間調兵遣將,跟中華帝**一決雌雄,奪回沙俄帝國失去的土地和尊嚴。
裡海東岸和貝加爾湖西岸,是中俄戰爭率先爆發的地點,沙俄動員了當地駐軍,在裡海有五萬駐軍,在貝加爾湖方向有八萬駐軍。
不過中華帝國神策軍早有防備,塹壕挖起,鐵絲網攔住,地鐳埋上,俄軍發起的多次大規模進攻,直接被中華帝**的重機槍和榴彈炮給暴打了回去。
幾次進攻,俄軍除了仍屍體之外,沒有任何效果。
中華帝**修建的防禦工事,猶如銅牆鐵壁一般,無法被攻破。
俄軍雖然不甘心,但在援軍沒有抵達前,物資不足的情況下,只能暫時作罷。
英俄兩國是約定好同時攻擊中華帝國的,在俄軍發起進攻後,英軍也集中了在印度的二十萬英軍以及五十萬印度軍隊。
自從中華帝國在印度接連搞了幾次大規模起義後,英軍就加強了對印度的控制力度,駐軍一直保持在二十萬的規模,也發展了上百萬對大英帝國死忠的印度軍隊,為的就是在對華開戰時,能夠跟中華帝國一較高下。
直到日本聯合艦隊被消滅那一刻,英國人才明白中華帝國此前為何故意在科威特、印度非軍事區挑事,原來是早有預謀。如果不是美利堅突然決定偷襲珍珠港,恐怕大英帝國在戰略上輸的會更慘。
所以,作為大英帝國的首相,羅斯不得不採取先發制人的攻擊,如果讓中華帝國先出兵,恐怕英屬印度將四面楚歌。
英屬印度左面是孟加拉,那已經在上次中英戰爭中割讓給了中華帝國,如今中華帝國在那裡駐紮著軍隊,隨時可以入侵英屬印度。
印度的南面是斯里蘭卡,也在幾年前因為大英帝國的不抵抗政策而拱手讓給了中華帝國。如今那裡已經被中華帝國打造成進攻印度次大陸的橋頭堡。
而印度的北面則是巍峨的喜馬拉雅山,中華帝國居高臨下,在上面修建了大量的要塞防禦工事,給印度英軍帶來巨大軍事壓力。
同樣在印度西面,中華帝國亦可以從艾烏罕(阿富汗)出兵,給印度造成威脅。
可以說,英屬印度四面被中華帝國包圍,所以英軍如果被動防禦只能更糟糕,於是也主動出擊。
可惜,令英軍崩潰的是,中華帝**手中擁有最先進的步槍、重機槍和火炮,卻只守不攻,害得英印軍隊只能不停的進攻,除了留下一堆堆屍體之外,沒有任何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