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格蘭特和羅斯福兩屆獨裁總統統治下,窮兵黷武,使得武器設計與製造在美利堅非常吃香。
歷史上的這年,勃朗寧設計出的這款自動步槍,因為美國民主和平政策而誒鼓勵,氣得勃朗寧離開美國去了比利時,導致美國直到二十年後的世界大戰才後悔當初沒有留住勃朗寧。
如今羅斯福當政,恰逢整個西方世界在對抗中華帝國時,總是在武器裝備上面吃大虧,幾次雅片戰爭,大英帝國都輸在了武器裝備的落後,美軍也是如此,苦於在武器裝備上總是落後於中華帝國,被甩出幾條街的差距。
這些因素,導致美軍非常重視武器研發,這就使得勃朗寧這樣的武器設計天才有了用武之地。
於是,勃朗寧沒有像歷史上那樣被美軍無視而被迫離開,反而得到了美軍的高度重視,成為美軍最重要的武器設計專家之一。
美軍把各種資源都交給勃朗寧使用,也就間接促成了勃朗寧在武器研發上面一路暢通,不用擔心資金不夠,不用擔心人手不足,不用擔心沒有實驗場地,從而讓勃朗寧提前十年把m1903式自動步槍研製成功,成為了如今的m1893型自動步槍。
m1893型自動步槍的最大特點就是可以當步槍單發射擊,亦可以當機槍連發射擊,20發子彈的彈夾容量,令這款自動步槍成為了一件大殺器。
美軍對這款自動步槍非常喜歡,甚至當做秘密的戰略性武器使用,要在關鍵時刻給中華帝國一個突然襲擊。
因此,美**方從1893年開始,就秘密生產這種自動步槍,並且大量囤積。
到1894年9月17日中美開戰時,美軍已經秘密生產了30萬支m1893型自動步槍。
原本邁爾斯不打算提前曝光m1893型自動步槍的,可是在羅德島戰場上,使用老式步槍的美軍,在進攻中華帝**重兵防禦的陣地時,在火力上面根本無法壓制對方,中華帝**修建了大量的暴血重機槍陣地,火力密集,美軍根本衝不上去。
而美軍也有重機槍,不過太過笨重,在進攻時,士兵用生命開啟了缺口,只有短暫的一小會兒,而這種笨重的重機槍,根本來不及及時支援,令美軍措施一次又一次的機會,白白死了數萬人。
在這種情況下,邁爾斯不得不提前動用m1893自動步槍這個秘密武器了。
於是,邁爾斯調來了十萬支m1893型自動步槍,併發放給了他一直留著的預備隊。
公元1894年10月22日夜,中華帝**如往常一樣,守衛在蒂芙頓灣西側的窪地工事中。
經過了一個月的激戰,美軍始終無法突破羅德島的最外圍防線,每次美軍都是高興而來敗興而歸,留下一地的屍體。
無形中,令守衛在這裡的中華帝國神策軍官兵們大意了。
經過這些天的日夜激戰過後,此刻的中華帝國守軍已經很困了,按照約定,再撐過今夜,明天就會另外一支兄弟部隊前來換防。
這是石達開制定的輪換機制,防止一線士兵太過勞累。
可是,對面的邁爾斯同樣經過這段時間,發現了中華帝**的換防時間。
邁爾斯很清楚,在換防前的最後一夜,是中華帝國守軍最疲憊最放鬆的時候,因此他才會決定在今夜動手。
白天進攻的美軍還在使用單發步槍,但是到了晚上,已經換上了美軍預備隊,清一色的m1893式自動步槍。
同時,美軍也吸取教訓,自帶長梯子,以便順利跨過中華帝國守軍挖的那些專坑美軍的塹壕。
咚咚咚咚咚咚……
美軍火炮齊鳴,眨眼間中華帝國守軍的陣地上便落下了成千上萬顆炮彈。
如此龐大的炮火攻擊,是雙方開戰以來的第二次,上一次邁爾斯調集此多的炮火時,很快被中華帝國的炮兵發現並進行了反擊,結果令美軍炮兵損失慘重,令邁爾斯相當長的時間不敢在這樣使用炮兵集火齊射了,防止被中華帝國炮兵一窩端了。
但這一次,邁爾斯不過了,他知道勝敗在此一舉,能否攻上羅德島,就在今夜之戰了,所以他再次集合了90%的炮兵力量,壓制中華帝國守軍炮火,掩護步兵衝鋒。
美軍鋪天蓋地的發起了衝鋒,擁有m1893式自動步槍的美軍步兵火力一下子暴漲幾十倍,單位面積的火力輸出,首次超過了中華帝國守軍。
夜色下,天空中的炮彈軌跡,地面上的子彈軌跡,都在發光,織成了一個密集的光網,連鳥都飛不出去的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