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肯定希特勒這個瘋子會弄出什麼大殺器來,當發現希特勒的精力集中在空軍領域時,李衛國就意識到了防空的必要性。
早前幾年李衛國就已經下旨對中華帝國海軍所有水面作戰艦艇進行現代化改裝,大規模安裝防空武器系統,就是防備來自德意志帝國的空中威脅。
大京都武漢秘密安裝的雷達防空系統,也是基於對來自德國的空中威脅的一種防範措施。
只是受限於這個時代的工業水平,目前只有中華帝國有能力製造高逼格的真空電子管,但跟後世的電子管效能差距還是非常巨大的,導致很多基於電子管的新裝備的研製都受到了限制。
以眼前的鷹眼乙型雷達系統來說,高達一百二十米的發射天線就設定了四座,因為每座天線都無法轉動,最大廣角發射天線只有一百度,所以要完成三百六十度防禦,就只能安裝四座發射塔了,而雷達站更是三層樓高,一個簡單的放大電路系統就佔了三間房的面積,可想而知是多麼的臃腫和耗電了。
這就好比五十年代的一臺計算機有兩層樓那麼高,而同樣計算能力的計算機,到了九十年代就只有手掌那麼大了。
別看如今的鷹眼乙型雷達系統龐大臃腫效率低,在這個時代裡,卻代表著全世界最先進的技術水平,也是全世界唯一的一座被投入實用的雷達站。
隨著李衛國一聲令下,這套鷹眼乙型雷達系統被拆解了,運往非洲羅伯茨港,幫助黎元洪來探測德軍轟炸機群的位置,提供遠超雷達預警能力。
“陛下,使不得啊!”
張小六出於對李衛國的個人安全和大京都武漢的整體防空安全形度考慮,不建議李衛國把這套雷達裝備運往非洲。
“臣建議重新生產一套雷達系統,再交給非洲方面軍就可以了,沒有必要拆掉大京都的這套雷達防禦系統。”
李衛國擺擺手,道:“無妨!緊著重要的先來!除非爆發全面大戰,否則德軍轟炸機不敢直接飛來首都轟炸。鯨灣地區的帝**民們,他們時刻都膽戰心驚,擔心被德軍轟炸機襲擊,所以先緊著他們使用。至於再生產問題,可責令有關部門,將技術轉賣給帝國防務公司,由他們批次生產即可。”
張小六還是擔心帝都的安全,不過李衛國心意已決,知道無法勸阻了。
“臣代替鯨灣十五萬軍民感謝陛下皇恩浩蕩!”
位於大京都的全世界唯一一套鷹眼雷達系統就這樣被決定了命運,雷達站主機開始拆解,然後運往非洲羅伯茨港。
當然,巨大的發射塔和接收塔就不必要拆了,鋼材結構都是現成的,可以直接從鋼鐵公司採購。
這件事也讓李衛國對雷達系統工程更加重視了,因為想要對付德國的轟炸機群,雷達偵查系統是最有效的解決辦法。其他諸如尋找德軍秘密轟炸機基地,訓練戰鬥機夜間能力,都是治標不治本,沒有雷達的探測與追蹤,面對一切空襲都是浮雲。
前一段時間中華帝**方對特斯拉的金屬探測器非常感興趣,尤其是海軍方面,跟李衛國撒嬌耍潑,最終成功索要了金屬探測器中的關鍵技術,並交由海軍裝備委員會進行論證和研究。
特斯拉貢獻出來這項探測技術,其理論部分得以在帝國科學院進行廣泛討論,尤其是在雷達探測和聲吶探測方面的專家們,可謂受益良多,得到了很多有用的啟發。
蒙羅維亞大轟炸事件,給李衛國提了醒,必須要加快防空方面的建設了。
因此,帝國科學院隨後就接到了李衛國的旨意,要求集中力量對現有的鷹眼乙型雷達系統進行改進,要求將雷達小型化、高精度化、易操作化。
實際上中華帝國在雷達方面的理論知識和技術積累已經非常豐富了,比如雷達系統當中,與其緊密相關的無線電廣播和收聽技術,實際上就是頻段不同,以及是否進行目標測量和追蹤的問題。
有了無線電廣播和接受技術作為基礎,再來開發雷達系統反而就非常容易了,至少在abcdef幾個波段頻率內開發雷達系統已經足夠了。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電子管和磁控管,沒有這兩個關鍵零件,一切都是浮雲。
目前中華帝國在這方面的技術不斷被重新整理,幾乎沒過一個月,都有一款新型號的電子管和磁控管被研製出來,較前面的同類產品不斷提高效能,但帝國政府一直限制這方面的技術投入市場,目的就是防止被德意志帝國獲得。
實際上,只允許研發電子管和磁控管,卻不允許投產,這條政令雖然由帝國內閣下達,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