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災,就算打不贏也要打!”
埃爾沒有再勸說,他知道格蘭特的脾氣,只盼著中華帝國不要太過分,一旦插手巴拿馬運河,真是碰了美利堅的逆鱗,就只能開戰了。
其實,不論是格蘭特,還是埃爾,他們的擔心都多餘了。
李衛國並未打算現在就動手,巴拿馬運河工程浩大,投資巨大,現在動手就得自己掏錢開鑿,不如讓美法兩國完成巴拿馬運河,到時候李衛國直接摘桃子。
不過,為了逼迫美法兩國,使他們產生緊迫感,加快巴拿馬運河的開鑿,李衛國還是對哥倫比亞提供了經濟援助和軍事援助。
李衛國要強化跟哥倫比亞的關係,他知道歷史上美利堅在修通巴拿馬運河後,並不甘心交給哥倫比亞政府,而是要據為己有,於是製造了巴拿馬獨立事件,從此控制了巴拿馬運河。
如今,李衛國要做的只是加強哥倫比亞的軍事力量,使其不至於輕易被美利堅威脅,可以有足夠的兵力鎮壓將來的巴拿馬叛亂。
哥倫比亞本就對美利堅不滿,雖然邀請中華帝國介入巴拿馬運河開鑿,但只是驅虎吞狼,只是利用中華帝國對付美利堅,實際上也對中華帝國防著一手。
不過,隨著中華帝國的行動和表現,哥倫比亞發現中華帝國並沒有奪取巴拿馬運河的意圖,反而真心幫助,提供經濟援助和軍事支援。
中華帝國的表現,獲得了哥倫比亞的好感,尤其是哥倫比亞軍方,不但將中華帝國援助給哥倫比亞的五百萬資金全部用於向中華帝**方購買武器裝備,反而在見識到中華帝國武器裝備之先進和兇猛後,增加兩千萬人民幣的鉅額資金,用於繼續購買中華帝國的軍事裝備。
中華帝國用五百萬人民幣作為誘餌,不到三個月時間,就贏回了兩千五百萬人民幣的軍購大單,連本帶利的全都賺了回來,還贏得哥倫比亞的好感。
這種好事,令全世界各國都在羨慕嫉妒恨當中。
尤其是美利堅,面對中華帝國在其後院搞事,武裝哥倫比亞,格蘭特感覺到了嚴重的威脅,遠比巴西帝國復辟還要嚴重。
畢竟巴西帝國在南美洲,而哥倫比亞卻在加勒比海,能夠讓美利堅感覺到更加迫切的威脅。
大批的中式裝備正在遠遠不斷的運往哥倫比亞,交付給哥倫比亞軍方,原本只有二十萬軍隊的哥倫比亞,軍事實力不過是三流國家(超一流、一流、二流),武器只有步槍,火炮都沒有多少。
如今哥倫比亞軍隊得到的卻是來自中華帝國的先進衛國式步槍、暴血重機槍、從75毫米野炮到155毫米重榴彈炮,可謂應有盡有,瞬間將哥倫比亞軍隊從三流軍事力量提升到了二流,隨著中華帝國向哥倫比亞軍方派遣大批教官團,幫助哥倫比亞訓練軍隊,未來三到五年時間,哥倫比亞軍隊的實力將從二流提升到一流,不會比美利堅軍隊差。
當然,在哥倫比亞軍隊眼中,中華帝國的武器裝備太先進了。但在中華帝國神策軍中,這些武器卻都是更新換代淘汰下來的庫存產品。
隨著中華帝國神策軍迎來新一輪的大換裝,大量庫存武器裝備開始向全世界兜售,大量庫存彈藥要麼用於軍隊強化實彈射擊,提升戰鬥力,要麼就出口給其他國家,總不能爛在倉庫裡報廢,雖然中華帝國有錢,可也不會白白浪費。
中華帝國的確插手巴拿馬運河了,不過並不像美法擔憂的那樣志在必得,不惜一切代價。
這一次,中華帝國拿著一根攪屎棍,在美法兩國的菜湯鍋裡攪啊攪,攪得美法兩國噁心的想吐。
在巴拿馬運河開鑿工程中,中華帝國故意跟哥倫比亞政府一唱一和,不斷抬高工程投標價格,噁心美法兩國,讓他們不得不拿出更多的錢來支付投標工程。
原本美法兩國計劃耗資三億人民幣開鑿巴拿馬運河,結果中華帝國故意拿著攪屎棍攪啊攪的,最終逼迫美法兩國不得不追加了兩億人民幣,用於擺平哥倫比亞政府。
實際上,哥倫比亞政府跟中華帝國政府已經暗中達成了協議,中華帝國幫忙多得到的兩億人民幣,雙方四六分成,哥倫比亞政府得8000萬人民幣,中華帝國則得1。2億人民幣。
對於哥倫比亞政府而言,年財政收入不過500萬人民幣,這一次竟然額外得到了2億人民幣的補償款,哪怕只有8000人民幣落入哥倫比亞政府口袋裡,也足以高興的蹦高歡慶了。
不過,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
以前哥倫比亞政府只關注中南美洲各國的軍事實力,在大家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