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見。”布萊恩一點頭,結束了通話。
楚蘇靜靜地坐在小屋的沙發上,忍不住淡淡一笑。
原來,這就是兩大神族的現狀……太有趣了。從創世紀開始,到現在,應該有多長時間了呢?我想,不會超過半年吧。因為除了我之外,不會再有人擁有雙倍得分的能力,那麼,他們絕不可能會破我的記錄。
我想,如果沒有那奇怪的“消失的半年”,我應該是最先進入創世紀的人吧。
半年的時間,兩個龐大無比的神族就建立了起來,並且改變了整個大陸的文明……這一切,真的只是靠兩大神族的神王完成的嗎?如果是那樣的話,他們應該擁有多麼高的智慧與能力?
他們還能算是“人”嗎?
不,就算他們原本就是一國的統治者,並且在進入創世紀時,就擁有可以壓服一切造物主的力量,他們也不可能在半年時間內,做到這一切。
那麼,只有一種可能――是神之心,或者是協助神之心完成造物主計劃的“真神”,在一開始就為造物主的到來,佈置好了一切,他們到來後,直接享受一切就可以了。
人民對神的信仰,國家對神的依賴,依神而定的城市名稱,人們與神共存的習慣……這一切,絕不是半年內由幾個造物主就可以形成的世界格局,而肯定是由真正的神,在很久以前就開始著手佈置成的。
然而,不論是神之心也好,或者是真神也好,他們只負責制定“遊戲”的大環境,卻並不會再幫遊戲者管理整個系統,而綜合之前的一切,可以分析出,造物主計劃,又可以說是一個競爭計劃,目的是選出眾多造物主中的最強者,那麼就必然導致在其中的造物主,都會為了自己的強大而不斷努力。
治理國家?建立不朽神族?
那都是遊戲的過程,而不是目的,遊戲的惟一目的,是完成一切,成為最終的勝利者。所以,神王們不會在意國家如何,人民如何,也不會在意神族如何。
可久而久之,這種思想帶來的弊端就出現了,比如現在這令兩大神族頭疼的力量停滯問題。
所有的好處都集中到了神王或是高導中那幾個手裡,其餘人,不是受到制約,就是不必擔什麼太大的責任,而抱定了“混日子”的想法,結果不斷變強的,就只有高層的幾人。
最初時,這一定讓神王和高層們非常高興,因為他們明白,自己將成為最強者,成為由無數人供養的不勞而獲者,強大的力量將輕易到手,他們必定成為最厲害的造物主。
可到了這時,他們必定會發現神族力量的停滯,然後就會想到一個嚴重的問題:自己變得再強,又有什麼用?
可以憑自己一個的力量,橫掃另外的兩個神族嗎?
答案是否定的。
而當永遠的獵殺者――血神出現後,這種擔憂就變得更加強烈了。他們終於意識到,既然自己是一個龐大組織的首領,那就必須為組織負責,而不能只是為自己謀好處,不然,一旦有一個膽大的人挑起反旗,恐怕就會有無數看不到希望的造物主,背叛自己,跟隨別人而走。
又或者,當一個更強的獵殺者出現時,族內的造物主們就會人心惶惶,最終變成一盤散沙,最終,被別的神族有機可乘。
說到底,創世紀中的勝利者,並不是最強的造物主,而是能將其它神族消滅,使整個大陸上所有人,都成為自己信徒的那個人。
於是,他們開始意識到,一意地讓自己變強是錯誤的,必須讓整個組織變強,才可以贏得戰爭的勝利。
沒錯,是“戰爭的勝利”。
這不再是一個單人的任務,而是一個集體的戰爭,而戰爭,依靠的向來不是少數的強者,而是更多計程車兵。
在這場造物主的戰爭中,士兵的強悍與否,才是決定一切的最重要因素。
可惜的是,他們直到現在才發現這點。楚蘇不由暗笑。沃蘭,默多,你們這兩位神王看上去威風凜凜,但實際上……不過是一個不合格的領導人罷了。你們現在的舉動,讓我進一步看清了你們的無能之處,讓我更有信心結束你們的夢想。
但你們仍是計算錯了!
這場戰爭的勝利,當然要看造物主們的強弱,但那只是勝利條件之一!
還有另一條一樣重要的,就是深藍大陸的原住民!
你們毫不在乎他們的感受,根本就不曾思考過他們的生活過得如何,而只管幫助那些深藍大陸的高層統治者壓迫他們,卻不知這已經註定了你們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