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2 / 4)

如此說來,孤獨有什麼可悲呢?

我們由孤獨來、往孤獨去。又總是被這世界、人群環抱著,稍稍往遠處想一想,就不再孤獨。

。 最好的txt下載網

談情理(1)

當一個人偏狹地對你好的時候,

他自然期盼你能偏狹地對他好。

施者總有不甘,

受者總有不安。

假好人與真鄉愿

當我十七年前剛到美國的時候,曾應邀在佛羅里達的一個小城舉行畫展。

畫展揭幕那天,市長也來了。他拉著我到旁邊,以一種很特殊的表情,說了一段很特殊的話,使我至今難忘。

“你知道嗎?我們這個城市和臺灣的某城結為了姐妹市。”他對我說:“可是,我愈來愈不知道,該怎麼跟那個城市交流了。”

“為什麼?”我問。

“因為當我們去訪問的時候,他們叫幾千個學生列隊歡迎、獻花,用一長隊禮車迎接,還加上警車開道。把我們都嚇著了,不知道他們來我們這兒訪問的時候,我們該怎麼安排。”市長攤攤手:“我們只是個小城,實在拿不出什麼東西。結果,我們反而不敢邀請了。”

人情味的副作用

不久之後,我到達紐約,除了在學校教課,也在家裡收學生。

有一天,我看到一個洋學生用的毛筆很差,建議他買好一點的。

“這已經是店裡最好的了。”學生說:“老師,能不能託你幫我買一支?”

我馬上就去找了一支,交給他:“這支筆就送你!”

“真的啊!”學生興奮極了。

隔不久,他又要買筆,我就又找了一支送他。說實在話,那筆沒多少錢,學生又用功,我等於給他當獎品。

只是從此,即使他的筆已經舊了,而偷偷託同班的中國學生去買,都再也不曾向我開口。

有一天我問他為什麼。他很嚴肅地說:

“你總不收錢,我怎麼還能託你買?”

把過去的兩件事對照,我突然有種感觸:

“難道中國的人情味,拿到洋邦,反而有了反面的副作用?”

請你照單付錢

沒到美國之前,常聽人說:許多中國人到了美國,別的沒學會,先學會對親友的無情。連打電話,都計時收錢。

到美國之後,有段時間,由博物館安排,在各地旅遊,並接受當地人士的接待。果然,他們也會把我打電話的賬單寄來,勾出我打的長途電話。

“他們真是無情。”每次我寄錢過去,都想:“要是在我們中國,就算你搶著付錢,主人也不會收。”

只是,一天天過去,聽多了,看多了,我發覺自己的想法可能並不對。

當朋友來住在家裡,我不收任何電話費的時候,他明明需要講二十分鐘的長途電話,可能不到五分鐘就草草結束。問題是,二十分鐘的事,用五分鐘怎能說得清?如果有要緊的事得討論,又怕多花主人的電話費,而不能多談,豈不誤了大事?

於是,我改為對來訪的朋友說:

“你儘量打電話,要是怕我付電話費,以後賬單來了,我會告訴你,千萬別因為客氣,而該講的沒講。”

我發現,對方反而泰然了。正如一位朋友說的:

“你這麼做,真好!因為我到別人家作客,他們客氣,絕不收電話費。害得我打電話的時候,都覺得主人在偷偷看錶,結果,出來做生意,反而沒做好。”

我真高興聽他這麼說。只是,我心裡還是多少有些不安:從國內來的朋友,是不是全能諒解呢?他們能諒解我這樣做,是為大家好嗎?

該拿的就要拿

有一天,讀到明朝袁了凡寫的《了凡四訓》,其中說到兩個有關孔子的故事,終於讓我釋懷。故事說:

魯國的法律規定,如果有人肯出錢贖回被鄰國捉去做臣妾的百姓,政府都頒獎金。孔子的學生子貢,贖了人,卻不接受獎金。孔子知道就罵他說:“你錯了!怎麼可以只為自己高興,博取虛名,就隨意去做呢?現在魯國大都是窮人,你開了惡例,使大家覺得贖人受賞是丟臉的事,以後還有誰贖得起人?從此贖人的風氣,只怕要漸漸消失了!”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談情理(2)

書裡又說:

子路有一次救起溺水的人,那人送了一頭牛為謝,子路收了。孔子聽說,則大加讚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