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1部分(3 / 4)

小說:北宋小廚師 作者:打倒一切

且事實確實如此。

李奇突然道:“但是我絲毫沒有感受到你們對朝廷的感激,反倒是覺得你們在忘恩負義。”

一名士子就激動道:“國相此話怎說?”

這話可不能亂說,忘恩負義沒有關係,對皇上忘恩負義,那這事就可大可小了。

李奇微微一笑,道:“我今日前來,當然是為了迎合今日的主題,就是關於增開學院的事,當然,我不是來下達什麼命令的,我只是與各位交流交流的,若是我有說的不對的地方,各位大可指出,你們的職責也是如此。至於方才這位仁兄說我為什麼這麼說,很簡單,原因就在這二十家學院。”

方才大夥都在猜測李奇來這裡是不是因為這事,但那只是猜測,現在他們都明白了,李奇還就是衝著這事來的。

又有一名士子道:“國相之言,我不敢苟同,增開學院,此乃利國利民的好事,我們只是爭取讓更多的好學之人讀上書,這何錯之有。”

李奇道:“我沒有說這事錯了,我只是說你們忘恩負義,你們從頭到尾根本沒有考慮到朝廷的難處。”

一名商人起身道:“國相,我以為我們感激朝廷的方式,應該是履行一個大宋百姓的一切義務,我們杭州百姓,不管是商人,還是農夫,每年都交足稅收,從未拖欠過一文錢,也不讓朝廷為此事勞心,甚至還捐錢幫助朝廷建立修葺房屋,如果朝廷有困難的話,我們絕不會多說半句,但是別說朝廷了,就憑我們杭州的財政,足夠增開二十家學院,根本無須勞煩朝廷。”

“無須勞煩朝廷?”

李奇輕輕一笑,道:“你這是在讓皇上難堪啊。你們是不是覺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偌大的杭州,又如此富裕,竟然只開一間學院和一間醫院,這對於杭州而言是遠遠的不夠呀,我還可以告訴你們,在未來規劃裡面,朝廷在杭州設定的學院和醫院都是各州縣最少的。”

這他們倒是不知道,聽得心中一驚,這是什麼情況?

李奇掃視他們一眼,笑道:“你們是不是覺得很委屈,很不明白朝廷為什麼這麼做,我杭州這麼發達,你竟然只安排極少的份額給我們,但是你們有沒有想過,當初朝廷給予杭州極大的優惠時,別的州的百姓是怎麼想的。他們容易也會這麼覺得,朝廷是在厚此薄彼,把所有資源都給了杭州,我們連湯都沒有喝。

天下間,不只有杭州的百姓是皇上子民,你們可有體諒過皇上,如今杭州已經起來了,除東京以外,就屬杭州最為富裕了,皇上若是還一味的照顧杭州。那就做過了,你們現在的生活好了,要求高了,但是很多地方的百姓連飯都吃不上,只要有一個百姓吃不上飯,皇上就是寢食難安,為此朝廷才會決定在西邊,西北邊,最南二郡多建立一些學院、醫院。造福當地的百姓,帶動當地的經濟。

特別是西北邊,沒有那裡的百姓在前面給你們頂著,杭州能夠如此安定嗎?做人可不能忘本。你們不能只看著自己缺少,大家都是大宋的子民,應該相互幫助才是,我個人對於你們這種自私的做法感到非常失望。”

這一番話說得二百名立法司是左右相望。面色稍顯的有些尷尬。

一位年長的農夫道:“國相大人,我們這麼做絕無讓皇上難做的想法,我們只是希望我們的兒女都想能上學讀書。將來為國效力,如今凡事都要識書認字,老漢自從選入立法院後,才明白讀書的重要,只想自己的後代能夠讀上書而已,可別像小老兒一樣了,臨老才來學。”

不少人紛紛點頭,他們認為自己沒有錯,只不過是希望自己的兒女能夠讀書,就是這麼簡單,而且面對如此富裕的杭州,百姓的需求還是增多了,他們迫切的需要學院這個東西,而蔡敏德就是看準了這一點,於是在這個關口上,提出這個要求,這就是蔡敏德,他商業眼光要比一般商人更加長遠些。

李奇道:“你只不過是想自己的兒女讀書上,但是還有很多父母卻只是想自己的兒女不餓肚子,相比較起來,你認為誰的要求更加小,更加普通呢?”

一個士子就道:“國相,你說了這麼多,不就是因為錢的原因嗎?但是我們杭州的稅收如今已經升至能與汴梁相提並論了,如此高昂的稅收,為何不能給我們增開二十家學院?”

“二十家學院對於杭州的稅收而言,的確不多,但是每筆錢朝廷都有規劃的,其實真正將杭州的一年稅收投入到全國各地,均攤下來,又能有多少呢?偌大的一個國家,如果隨便支出的話,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訴你們,三年內,杭州的稅收會翻上兩倍,因為一旦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