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驚訝的望著李奇。
蔡京眉頭緊鎖道:“李奇,你不會是想出兵大理和日本吧?”
李奇搖搖頭道:“當然不是,我大宋目前正處於休養生息的階段,根本沒有出兵的資格,但是太師可不要忘記,如今這兩國中都有一部分人必須得依靠我們大宋,咱們大宋雖說是君子之國,但君子不等於善人,要行善也是隻會對我大宋百姓,對於這些國家麼,我以為還是清清楚楚的要好,我們幫他們,自然不能白幫,到時,一旦他們國家的政局發生了改變,我們就有機會趁火打劫………呃,應該說是尋求合理的回報,比如說幫他們開採金銀礦。”
中國雖然談不上什麼金銀產量大國,但是也不至於像目前人們所得知的那般少,只因很多在地底層,目前的技術還是很難開發,但是這時期的日本可是金銀產量大國,在美洲沒有發現前,甚至可以說是第一金銀產國,由於火山的原因,日本的金銀礦產十分豐富,而且多數都在地表面層,但也正是因為如此,導致過早開採,過度使用,到了後來,歐洲人進入日本,直接用貿易手段給全部給弄走了,日本大量的金銀外流,金銀礦枯竭,只是作為鄰國的中國倒是一點便宜也沒有撈到。
不過,李奇絕不會允許再出現這種狀況了,不能再便宜西方人,必須得便宜鄰居,說什麼也要想盡辦法去掠奪日本的金銀礦,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目前為止,金銀還真是解決大宋貨幣危機的最佳辦法。
雖然李奇的經濟建設,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貨幣荒危機,但是要知道,這只是促使了商人將銅錢投入市場,並沒有使貨幣增加,總歸來說,大宋還是身在貨幣危機當中,只是因為如今大宋經濟蕭條,經濟體系還沒有完全運轉起來,看著好像貨幣危機已經解決了,其實不然,一旦新法成功,大宋經濟將會有質的飛躍,到時候,這點貨幣肯定不足以支撐起大宋的經濟,因為到時貨物的數量遠遠會高於貨幣。
要解決的唯一辦法,就是增加貨幣,但是大宋鑄幣已經到了極限,很難再有更大的提升空間,想想看,這鐵、錫,甚至連紙幣都拿來濫竽充數了,可想而知,這貨幣少到什麼地步了。
然而,銅作為貨幣,其中有一個很大的弊端,就是銅會被腐蝕,一枚銅錢用上幾年,就變成半枚了,這對於大宋而言是無形中的損失,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你讓日本、西夏賺去了,到時還能想辦法賺回來,但是你讓空氣給“賺”去了,你找誰要去,金銀相對於銅而言,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這也是為什麼金銀幣比銅更加適合作為貨幣。
但是,適合不代表就適用,李奇當初也想過透過貿易賺錢金銀,再用金銀作為貨幣,但是他不能這麼做,這就跟他明知貨幣少,還是咬牙解除了錢禁,強行推行了大宋貨幣流通一樣,他的目的就是要奠定大宋貨幣制霸亞洲的一個策略,用貨幣去控制其它國家的經濟,不管怎麼樣,也決不能失去貨幣優勢,說句不好聽的話,死也要拉上幾個墊背的。所以。再沒有取得足夠金銀礦支援的時候,他是絕對不會動這腦筋,作為一個經濟大國,貨幣若是還需要依仗別人的話,那你還有什麼資格稱經濟大國,貨幣的地位、流通以及普及,就是一個國家經濟的表現。
這也是為什麼,李奇會與日本武士交好的一個原因之一,他真的想日本的金銀,都快想瘋了。若不是今年大宋要面對那一劫難,他丫現在就想要動手謀取日本的金銀。
宋徽宗捋了捋鬍鬚,道:“幫他們開採?”
李奇點頭道:“不錯,我們可以採取合作的方式,爭取奪得他們國家金銀礦的開採權和選擇權,也就是說,我們幫他們去挖掘,挖出來的金銀理論上還是屬於他們的,但是。必須得賣給我們,至於價錢麼,那當然要給個友情價,否則。就說不過去了,我想他們應該不會拒絕這等好事的。”
蔡京渾濁的雙眸,閃過一絲亮光,雖然李奇說的很模凌兩可。但是他知道,以李奇的性格,這一筆買賣一定要賺的幾倍的利潤。否則他肯定不會動這腦筋。哈哈道:“好!這主意好!難怪你對日本、大理使節恁地友好,原來是早有圖謀呀,看來你是有十分的把握。”
宋徽宗點頭道:“要論做買賣,誰人又是李奇的對手,這事絕對可行。以前但凡一出現錢荒,朕總是想著多開採銅,以來彌補銅的不足,如今看來,倒是錯了,他們不是喜歡用我大宋貨幣麼,既然他們不仁,那就休怪我們不義,朕就要從他們那裡謀取原料,再鑄成錢幣,賣給他們。”
說到這裡,他心情大好,哈哈大笑起來了。
幾人又再就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