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及,更能夠竭盡忠誠才是,卻不見提及,實在令人生疑。況且即使確有其事,按照文獻中最接近演義的孫盛《雜記》中說法,曹操也只是誤殺而已,而且殺人後還“悽愴”,並沒有到奸雄應有的“殺人成性”地步。
甚至曹操還有不少義舉,比如蒯越病死前,託曹操照料其家,操報書曰:“死者反生,生者不愧,孤少所舉,行之多矣,魂而有靈,亦將聞孤此言也。”可見曹操對死者得囑託並無揹負之事。王粲得兒子因參與魏諷謀反,為曹丕所誅,操聞嘆息曰:“孤若在,不使仲宣無後。”曹操更曾以金璧從南匈奴贖回蔡文姬之事更為人所熟知。操自言:“前後行意,於心未曾有所負。”可知他是怕負人的,似不可能說出“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的話。呂思勉謂:“操之待人,大致尚偏於厚”。這種講法,是符合事實的。
如果按照正史來寫,顯然曹操是不夠“奸”的,如果他不“奸”,又如何顯現劉備等正面典型的“忠”呢?所以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情節發生了極大的轉變,首先主要人物增多了,也就是陳宮出現了;這個人物的出現在描寫曹操殺呂伯奢時是很有意義的,比如孫盛的《雜記》中記載曹操說“寧我負人,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