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3 / 4)

小說:大唐 作者:死磕

作戰,進蜀,只可派人綢繆,難以用兵強奪了,至少今年是這樣。”楊宣凝苦惱的說著。

當日李密,奪取了興洛倉,才得饑民五十萬,現在楊廣奪回,當然不可能給這些賤民吃了,畢竟他就要靠附近的幾個糧倉,來獲得進攻關中的糧資。

而楊廣,就直接命各郡:“欲南下者,無論是賊是民,不得阻擋。”

甚至有意驅趕災民南下。

頓時,瓦崗軍餘部,淮北

,甚至包括當地一些黑幫,都被驅逐,雖然少了一點作為人口密集地帶的淮北,並不因此損了元氣,反而治安清廉,一下子恢復了正常的生產和統治,快速平定了局面。

而許多瓦崗軍頭目覺得應該拉幫結派才獲得重視,有時更是驅民南下。帶來地效果就是五十萬災民南下。

南方人口,只有北方的三分之一,一下子得五十萬人,當然是好事,可以編十五萬戶,正好充實於各郡,但是,糧食和治安問題,一下子變的非常嚴峻。

“雖然我唐國無論朝廷還是地方,都已具備,但是也承受了巨大壓力,一一登記,按戶編制,授田安置,都需要大量的人手,而最要緊的是,糧食上的問題。”

“王上,不是說尋了占城稻,畝產大增嗎?”

“那有這事,先前不過試種。推廣也是不易,民間種植習慣自成一體,官府要改變,也是很難。會爆發事端,再加上此時,聖上所建糧倉,多在北方。南方很少,因此其實我方雖得宋閥之助,又經過按丁授田,到底時日還少,糧食也只是稍有盈餘,正好應付用兵,但是一下子多了這五十萬流民,度到明年收穫。預算下來,還是勉強,大規模用兵,實已不足了,更加不要說長途遠征了。”

“我與聖上,爭奪時間,寡人如先入蜀中,必得大勢。聖上如先入關,也可得勢,扳回一局,聖上這輕輕一放。就使寡人處於二難之間啊。現在支援羅士信和宋閥二下起兵拿下荊州。就已經是極限了。”

“我欺聖上將士多是關中人,因此才放得回去。聖上也欺我南方人口少,正要充實,並且照顧瓦崗軍前來者的影響,不得不接受這批流民,可所謂相互算計,只是,這批人,也正好開墾,現在以工代酬,興修水利,明年也可多得三百萬畝水田,所謂白紙可畫圖,倒使寡人的水田計劃提前運轉了。”楊宣凝苦笑地說著。

“王上以工代酬,實是大善,不但減少了亂民滋事,也等於動員了數十萬工役作事,興修水利,興修城池和官道,都是要行地事。”沈落雁帶著一絲敬佩的說著。

的確,亂民一來,楊宣凝立刻進行控制,本來要攻伐地大軍立刻趕到附近郡縣控制,指揮著流民到達指定地點,一一登記,先抽出男丁精壯,編成百人一小屯,命各郡縣,立刻興大事,無論修建什麼,都不可讓他們閒著,用他們地勞力換取一定地食物配給。

而原本打過仗,殺過人的流民兵,都挑選出來,歸於廂兵之中,進行訓練和隔離,以減少異心者煽動造事地可能。

當然,各瓦崗軍頭目,更是第一時間命其入城,一一在吏部登記和安置,並且暗中給予監督。

剩下地老弱,卻先給予安置,就近的原則,分派到各郡縣,幸虧這時南方土地大,人口少,還沒有開發的地點多的是,因此按照百戶一村的原則,給予打散了重編安置。

還有二事,第一就是軍中就有隨軍醫官的舊制,每營中必有醫官,現在招募點婦女和少年學習,也算是超前意識的發揮。

第二件,楊唐建國三年,也經過多次大戰,受傷制殘的軍士,也有許多,這時卻任為這些新村地村長里長,並且多賜二十畝田地,結果導致全軍聞之,無不感而交口皆頌,軍心大聚,倒是意外之喜了。

至於流民中,少數的讀書人,以及工匠,也自抽出。

一片秩序,一片繁榮,但是的確不能用兵了,這也是為什麼,不得不等在竟陵,讓襄陽派人來談判的道理。

“王上,雖然今年難以用兵,但是一旦度過明年,不但糧食大產,也可多得數萬精兵,那時,用來就更是得宜了。”沈落雁說著:“再說,王上新得如此多郡縣,也宜鎮之以靜,如果今年快速進蜀,說不定根基不穩,可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王上請寬心。”

話是這樣說,但是今年不用兵奪取蜀中的話,那明年說不定還有許多變數,也只有希望隋煬帝能夠給予關中更多消耗了。

楊宣凝不想繼續說這個了,問著:“朱粲,有何動靜?”

說到此人,沈落雁不由皺眉,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