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女畫',孔注曰:'畫'止也。''畫其終'者,止之使不終也。〃楊伯峻案:〃俞說是也。《藏》本、北宋本、盧重玄本作'盡',今從世德堂本正。〃
'74'數……自然之理。
'75'天之分……分,當作〃有〃。《釋文》引《漢書》楊王孫:〃精神者天之有,骨骸者地之有。〃任大椿又引《淮南子·精神訓》〃是故精神者天之有也,而骨骸者地之有也〃,又〃壺子持以天壤〃,高誘注〃精神天之有也,形骸地之有也〃,認為〃與楊王孫所云皆本《列子》此文,然則漢人所見之本並作'有',不作'分'。〃
'76'真……本原,即下文〃真宅〃。
'77'鬼……王重民:〃'鬼'字下本有'者'字,今本脫之。《韓詩外傳》:'死者為鬼。鬼者,歸也。'〃《論衡·論死篇》:〃人死精神昇天,骸骨歸土,故謂之鬼。鬼者,歸也。'《風俗通》'死者,澌也;鬼者,歸也。精神消越,骨肉歸於土也。''鬼'下並有'者'字可證。《意林》引正作'鬼者歸也'。〃
'78'真宅……本原之地,即〃萬物皆出於機,皆入於機〃之〃機〃,亦即玄牝,天地萬物的陰戶。
'79'耄……音mào(冒),老。《禮記·曲禮上》:〃八十、九十曰耄。〃《鹽鐵論·孝養》:〃七十曰老耄,〃
'80'方……比。
'81'間……《釋文》:〃間,隔也。〃
'82'極……本文指死與生的交會點。
'83'太山……即泰山。
'84'郕……音chéng(成)。楊伯峻:〃郕,亦作成,本國名,周武王封其弟叔武於此。春秋時屬魯,為盂氏邑。在今山東泰安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