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部分(3 / 4)

小說:大宋桃源 作者:冥王

,平叛軍將領在高鵬即將入蜀這種空前的威脅之下,迅速的達成了一致意見。那就是,趁著正式命令尚未下達,利用這兩三天的空檔,盡全力將成都城攻下這樣一來,大家立了大功,解決了朝廷的憂慮。高鵬也就沒有了尋大家晦氣的藉口,到時候就算他要說點什麼,起碼大夥有了這筆功勞在身,當可保得前途無憂。

九月初七日,凌晨開始,自打建城以來從未被外力攻破過的成都城,迎來了它經歷過的最強攻擊

平叛軍兵分四路,將成都城團團圍住,不分主次,全面展開最猛烈的攻擊,一下子就把張均打懵了他雖然手下如今名義上也算是有三萬兵馬了。可那些剛片召入伍的毛頭小子無論如何也是不能和上過戰場見過血的老兵油子相提並論的。本來,無論官兵從哪方進攻,他都會將主力迅速調動到那面去主持大局。可如今人家這一全面開花,他這裡頓時就有些捉襟見肘的感覺了。

最要命的是,這次官兵根本沒有絲毫保留,完全是一副拼了拿的架勢,似乎拿不下成都城絕不罷休從早晨血戰到黃昏,早已累的脫形的成都叛軍根本連飯都顧不上吃,可是官軍的攻勢,居然依舊沒有絲毫降低

從黃昏開始,城中的新兵終於出現了崩潰,在人海戰術的有效打擊下,成都城頭,終於出現了官兵的身影這些人,幾乎是硬生生被戰友們用身體“擠”上城頭的。

當城頭出現官兵的那一刻,張均心裡很明白,從來沒被打破過的成都城,完了

面這個時候,新任的四川黜治大使高鵬高大人,還在路上尚未趕到劍門關呢。

感謝書友【無聊中111】的月票支援A!~!

..

068成都危機

068成都危機

九月初十,劍門關驛站。

高文舉正在回覆京城送來的家信。這些信件卻並非是壽昌寫給他的,而是他那個寶貝徒弟呂聰和朱家兄弟的工作彙報。今年以來,在高文舉粗放式管理之下,朱家兄弟嚴守高文舉的低調賺大錢的大方向,悶不作響的收購了陳州大街上的所有房產。如今高文舉大婚,皇帝又下旨意要賜他們夫妻府邸,高文舉就選了陳州門大街的一段,然後又賺了戶部一筆拆遷費。隨後高文舉讓朱家兄弟停止在開封城中的房業收購,畢竟做的太大就有可能會招來非議,他可不想為這個被人詬病。朱家兄弟一時感覺左右無事,與最近一直呆在京城附近的呂聰打了個商量,就開始沿著汴河兩岸收購起了田園地產。要說這哥倆搞這個可真是行家裡手,短短几個月來下,居然讓他們用收購、併購、交換等等手法收了近萬畝的荒地和田產。如今正安排投靠到桃花島勢力的一些女真人和高麗人、日本人的勞工進入這些地方著手改善環境,拓展道路呢。

要說開荒種田,那隻要隨便有個身份的人去官上打個招呼就算完事。大宋在這方面的政策相當優惠,一直是誰開墾誰受益的作法,只要是無主的荒地,而你願意開,官上馬上就給你備案,像這樣的開荒之田,一般都會有十年的免稅期,官員們只是這份開荒的政績就是個不得了的收益了,對於願意開荒者,那是大力提倡和鼓勵的。因此,在這方面可以說,朱家兄弟算是給當地官員們出了大力。可是要說起這個開展別的業務,那多少就要涉及些利益糾紛了。你要在這裡開客棧,開商鋪,開飯館什麼的,就必須要給人家些看得見的好處才行了。當然這些也完全不是什麼問題了,不說高文舉的身份,就是朱家兄弟自己的名頭如今在周邊多少也有幾分力量。尤其又有大把的好處來做敲門磚,哪有辦不成的事。

問題就出在這個拓展道路上了。呂聰是習慣了桃花島的水泥硬麵路的,一看這京城周邊,好傢伙,連官道一下雨都泥濘的走不成,哪誰受得了?在他的建議下,先是從桃花島調了一船水泥來在自家的一處新莊上打了路面,這一示範不要緊,朱家兄弟一感受,嗬,這東西好哇,有了這種路,以後這雨水什麼的,哪裡還犯得著費勁?馬上就要將這法門推而廣之。可是這時候的官道,那是絕對的政府**。朱家兄弟去官上一說,縣太爺這麼一看,這東西是好,可好歸好,卻閉口不提用此法來修建道路的事。為啥?打聽了很久,朱家兄弟才鬧清楚,這經營官道一途裡面有著非常大的利益糾葛。每年官上會拔下許多用於養護官道的費用,各地衙門用這筆費用養活著一大批的養護人員。這裡頭,自然就涉及到了利益的分配問題。要是都用了這法子,以後路都不用修了,那大夥還不得喝風去呀?

雖說水泥跟遠遠達不到不用養護的程度,可這時候卻不是分解這個道理的時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