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還有多少力氣能提起來,張凝的部下又是憋了一夜,養足了精氣神的。這一勇混戰,頓時就將一大半党項士兵掃於馬下。
這時候,方才好像嚇的驚慌失措連營帳也顧不上就逃上三公原的那幫漢人士兵又有動靜了,他們放棄了戰馬,徒步而行,一路施施然走了下來開始接收俘虜。要是李繼衝看到這一幕估計能氣的吐出血來,這也太不要臉了
跟著李繼遷造反這麼久,党項人都有個習慣,一旦情況對自己不利馬上就投降,等到一有機會就又跳起來作亂。這也是李繼遷吃準了朝廷對他的態度而制定的一項極為猥瑣卻相當有效的策略,這個策略今天也讓高文舉省了許多手續。當他看到党項大軍被一擊即潰時沒有多少驚訝,畢竟在戰術使用得當的情況下,這種場面也是很符合情理的。可是當他看到党項潰兵投降的如此乾脆時卻嚇了一跳,還以為其中必有什麼古怪,直到曹瑋向他解釋了一番這才明白。沒錯,党項人就是用這法子一次一次在失利中保住了自己實力的。因為朝廷對俘虜一慣都持寬鬆的態度,只要保住了命,以後有的是機會逃出來再鬧騰。
高文舉啞然,難怪李繼遷反反覆覆朝三暮四呢,敢情病根在這兒呢。不過這次不比以前了,他可不會弄那種辛辛苦苦打贏,然後又將俘虜送回去給人補充的蠢事。至於怎麼處理這些俘虜,當下且不著急,先把人收了再說。
正午時分,戰後清點基本結束,率一萬騎兵追殺而來的李繼遷連皮帶毛跑掉了不到四千人,扔下了一千多具屍體和兩千多傷員,當然還有近三千完好無損的戰俘。別的不說,這三千人可是党項騎兵啊,和李繼瑗那些人一起被打發著開始勞動,在高文舉眼裡,可沒什麼政策優待那麼一說,總不能讓自己兄弟勞累,然後讓俘虜們享清福吧。
打掃戰場,救治傷員,埋葬死者,處理戰馬。高文舉的命令很徹底,所有戰死的党項騎兵全被扒的清潔溜溜一絲不掛就地掩埋,然後將他們的衣物轉發給隨軍轉移的民夫。所有死掉的和失去戰力的戰馬一率宰殺,將馬肉製成乾糧。不得不說党項人在這方面還是有很大優勢的,至少在殺馬制肉乾這方面漢人拍馬都趕不上。
這麼一來,口糧的問題解決了,民夫們得了好處,積極性空前的高漲,紛紛鼓足了勁來幫忙看管党項人的俘虜,一個個那冒著綠光的眼神,簡直就是巴不得他們當中有誰想逃跑呢,因為高大人有話,凡敢逃跑的,無論是誰,抓住之後,不論死活,身上的東西全歸那個抓人的。被党項人欺壓了這麼久的民夫們得到如此強烈的利好訊息,哪能不打起十二分精神來。
只要乖乖聽話,就保證一天有三頓飽飯。如果敢起歪心,被殺之後會被剝成光豬隨便埋掉,這種震懾效果的確很強悍。至少跟著保安軍轉移的五千多黨項士兵對這個印象很深刻。
黃昏時分,追殺了李繼衝殘部大半天的張凝也回來了。此時,大部隊已經進入了大宋地界,距離保安軍城還有不到一百里了。高文舉一點不著急,大咧咧的紮下營盤就這麼休息。
當天夜裡,收到探馬傳回來訊息的李繼衝與隨後趕來的李繼遷會師了。李繼遷一見這副模樣,更加氣的嚴重,差點再度昏厥。太過分了二十多年來,一直都是党項人做賊,打劫朝廷,無所不用其極。即使在鬧的最厲害的時候,朝廷也不曾放下過禮儀之邦的身段使過下三濫的手法。怎麼到今天轉性了?變成*人家打劫我的東西,還使了這麼多不要臉的招式來?到底誰才是造反的那個呀
不爽歸不爽,現實還是得正視的。此時的李繼遷不得不承認,朝廷對自己的容忍已經到了極限了。此次先衝自己下手就能說明一切,如今對方使出這麼多根本不在乎名譽的招數來,分明是已經徹底的將自己當成了死敵來看待了。相對喪了一子的痛楚,以後的日子怎麼過才更讓李繼遷頭疼。
稍一分析,李繼遷就斷定,對方之所以敢如此大搖大擺不緩不慢的行軍,就這麼招搖的紮營,肯定是還有什麼陰險的招數在等著自己送上門去。此次就是因為自己一時糊塗,沒能及時提醒兒子和老九,才先是損失了糧草輜重。又一下被喪子之痛擾亂了心神,沒有想到對方是有備而來,繼而又讓老六差點全軍覆沒。要是再沉不住氣,豈不是要連自己這條老命搭進去?
不行,這樣下去絕對不行。辛苦了二十年才積累來的這點成果,絕對不能因為一個不成器的兒子就盡數葬送了。死一個兒子,還有三個呢,就算都死絕了,還能娶個小的再生。可要是把手上這點兵都打沒了,那可就真的再無翻身之日了。
商議了大半夜之後,李繼遷並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