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這幾年,生意越做越大,名頭越來越響,到成了這四大家之首了呢。這才使得他家那少爺行起事來沒了顧忌。”
高文舉一聽,喲嗬,桃花島的業務開展的不錯嘛。便順口問了一句:“這桃花島的貨物很賺錢麼?”
“嘿。小二一聽,馬上來勁了:“您是不知道啊。這桃花島乃是海外之國,距咱大宋有好幾萬裡。聽說那裡的人呀,心靈手巧,做出的東西樣樣都比咱大宋的強。不論是吃穿用度還是傢俱擺設,還有那農具鐵器,針頭線腦。這些東西本就精緻,又是遠道而來。自然賺頭很大了。也不知道那張老爺走的是哪條門路,,嘖嘖,生意做的那叫一個紅火啊。”
高尖舉微微一笑:“不過是左手進右手出而已,能有多紅火?。
小二見他很不屑,正色道:“我說了你還別不信,這做生意的都知道。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那是慣例。可人家張老爺這兒就不同了,你要想要桃花島的貨,那得先交定錢,隔上一兩個月才有貨拿,就這,人家還不見得能保證呢。”
高文舉笑道:“我不跟你抬這枉。你說了半天,我還不知道,這張大老爺叫什麼名字呢。”
小二笑了笑:“要不怎麼說您這外地人不知深淺呢,整個壽州誰不知道張為善張老爺
高文舉這回笑不出來了,搞了半天。這壽州一霸竟然是自己親造出來的。先是搞了個用錢捐身份的主意,讓他順利的買了個名分。然後又再接再厲,透過生意將他的資產又翻了個個。想不到啊 原本是打算暫緩一下再對付他的。誰料想這一緩就把他緩的變本加厲了呢。
小二見他臉色不太好,勸道:“這張老爺他爹的時候,好不容易將祖上的貨郎擔兒做大,在咱們壽州城裡買了鋪面做起了茶葉生意。到了張老爺手裡的時候,這生意做的越發大起來了。後來,這張老爺又自己走通了那福建一帶的路子,把個生意經營的如日中天。如今更是得了朝廷的爵位。都說這富不過三代,依小的看吶,這張家興許就要倒到這張少爺身上了。”
高文舉突然問道:“我曾聽人說過。這張老爺還有個兒子,和這個兒子相比如何?。 小二也沒留意為什麼這個外地人突然又知道關於張老爺的事了,嘆道:“說起張家那位大少爺來,可真是一言難盡吶。可惜了”。
高文舉裝作不知情,問道:“怎麼?”
小二便添鹽加醋的講了起來,從張為善當年久婚無子,在福建一帶經商時納了個小妾,接回家來得了一子。舉家歡喜開始。到的來張妻生下一子,母子失勢,再到兩年前張家遇賊母子遇害為止,說的如同親眼所見一般。末了還嘆一句,那位大少爺性子端淑。是個成事的人兒。若是還在世,或許能逃過富不過三代的說法也說不定呢。
高文舉苦笑了一平,網想說話。卻見另一個小二到了門前做了個手勢,那陪著他的小二會意,笑道:“公子爺,那幾位少爺走了,您可以回去了,不好意思,耽擱您的時間了。”
高文舉這才明白,原來這小二這半天呆在這裡竟然是為了拖著自己。不讓自己出去和那幾個惡少衝突。由此便可見這些人在壽州城中的影響力有多大了。
他卻也不便多說什麼,畢竟人家做生意,圖的就是個安穩。當下起身道:“說來還要多謝你陪我這一陣,結帳吧。”說著就站起身來和小二一起下樓向櫃檯走去。
小二連連擺手:“耽擱公子爺這麼半天,這幾個包子算小店請的,不要拜 。
高文舉搖搖頭:“那怎麼行?他們來鬧這一鬧,也不知道你們敢不敢耍錢,我再白吃一頓,豈不讓你們虧大了?”說話時,兩人已經到了門口,那櫃檯上的掌櫃似乎也清楚這事,對兩人視再不見,根本連問也沒問一句,就連高文舉說這話。也假裝沒聽到。
小二笑道:“那幾個雖然行事是欠了些,可人家倒也不在乎這幾個小錢,漫說壞幾件器物,就是把這樓都砸了,人家怕也不在乎那幾個錢。公子放心吧。
高文舉尖道:“那倒是,人家還就是不缺錢。倒是我有些不識抬舉了。呵呵,你們這包子味道不錯。回頭我幫你宣傳宣傳。”
二連忙點頭謝道:“那就多謝公子了,您常來就成
高文舉伸手在兜裡一摸。裡面裝著幾枚銀元,那是桃花島去年鑄出來的樣式。每個,重九錢三毫,抵一兩銀子使用。他順手捏出一枚來。遞到那小二手中,孔徑在他耳邊道!”你說的對,富不過二代。我看泣張權比 ,奴差不多了說完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揚長而去了。
待高文舉走的看不見人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