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3 / 4)

小說:大宋桃源 作者:冥王

常被父親斥。自打七郎留在父親身邊之後,連帶的小弟也少捱了許多罵。自去年以來,父親更是終日含笑,再沒一句斥小弟的言語了。這些,都是七郎的功勞啊。”

柳宜見他面色鄭重,也知道老師這個兒子從來不芶言笑,應該不是在搪塞自己。又因為了有師尊這副大個擋箭牌,卻也不便再向兒子板臉斥了。再說本來就難得一見,自己心中多少也有些牽掛兒子,別為了這些個小事再傷了感情。

這時候,幾個。丫環將桌椅擺在了院中,又奉上了幾杯新茶,幾人客氣著落了座。柳宜想要問兒子幹嘛沒事要玩泥巴,想了想,礙於徐重信的面子,弈旬書曬細凹曰迅姍不一樣的體蛤

正謙讓著喝茶時,徐重信卻將話題引了過來:“七郎玩的這個泥團。可有個名堂。連父親大人也讚不絕口呢。無怪師兄不明白小弟初見時也覺得頗有幾份荒唐,呵呵。”

柳宜有些沒明白:“怎麼回事?” 柳三變連忙向徐重信使個眼色,微微一笑:“呆會你就知道了

柳宜很不爽的白了兒子一眼。心道,好小子,還學會賣關子了。

卻聽徐重信飲了口茶之後感嘆道:“幾年不見,杭州的變化竟然如此之大,真讓人感慨萬千啊。”

柳宜笑道:“說起來,這些都要感謝思師的栽培才是啊。若非有恩師的面子,範大人又豈會多看小弟一眼?有了範大的的幫忙小弟多少將這海商事務瞭解了一些。去年議開杭州港的時候,又是範大人向朝廷提名,這才讓小弟有了個出頭的機會。說來說去,都要感謝恩師啊。

徐重信正色道:“師兄這話就過謙了。這幾年,誰不知道你柳師兄為了這杭州開埠的事來回奔波?先不說別的,僅是來回杭州到泉州之間,就不下十餘次,算算這兩地千餘里的路程,僅僅為此事,師兄就奔波了近三萬裡。只這等辛苦,就遠非常人所能及。再說這在杭州開掉。也不是為了師兄自己,往小了說,是為了這蘇杭百姓能多個進項,往大了說,這也是為國為民的壯舉。且看自打去歲開埠以來,短短一年多的時間,不僅不再有百姓逃離海外。反而又多添了許多流民在此地落戶。這都是師兄的功勞啊。”

柳宜連連擺手:“慚愧慚愧。說起這兩地奔波來,要放了以前,的確是要花費不少時日,可重信兄和七郎此次前來也是走的水路,想必也知道,雖然走水路的話,雖然路程遠了一倍,卻方便了不止十倍,原本一趟要半個月的路程,如今三天便可到達。這奔波之苦,實實有些誇大其詞了。”

徐重信微微一笑:“要不怎麼說師兄你不是作官的材料呢。這等內情,你我自家心知肚明即可。旁人又豈會明白?且不說陸上要輕費的時間長短,這走水路在許多人心中。那是要冒風浪的危險的,稱之為九死一生也毫不為過。再加上水路行程又遠遠超過陸上距離。這些說出去,就算沒有功勞,那也要算上幾分苦勞的。若是師兄堅持實話實說。恐怕人人都將你這海事衙門當成了撿錢的金飯碗了,到時候,只恐師兄辛苦創下的局面,不免為他人作嫁啊

柳宜聞言心中也是一驚,他本是個老實人,只想著有一說一,這幾年來,經過反覆觀察,他確定了開埠通商會給官府財政帶來收入。又能讓百姓光明正大的將貨物賣個好價錢,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這都是個好事情。再說那位蘇杭兩地鼎鼎大名的朱三爺早就已經將蘇杭之間的貨物向南洋販賣了,加上其他的那些不知名的海商們,每年從杭州灣出海向南洋走私的貨物不知道有多少。與其讓他們頂個走私的名聲,將財富白白流失,還不如給他們正個名,光明正大的為朝廷增加一點收入呢。

經過他幾次上書朝廷,又反覆在兩地之間奔走。加上泉州海事衙門每年為朝廷上繳的稅銀大大超出了朝野上下的想象。於是。大宋的第二個海商署理衙門順理成章的在杭州灣開埠了。而經過多次取經的柳宜也就當仁不讓的做了這個衙門的主事。

不管怎麼說,這個衙門承載了柳宜心中太多的期望,無論如何都不能讓他落到那些貪官汙吏手中。想到這裡,柳宜只得贊同徐重信的說法。其實這一年多來,他也將原本那種唯唯諾諾的性子改變了不少。不過由於他自己的性格所限,難免總是會洩露一些事情讓別人看出端僥來。一想明白此中關節;柳宜便笑著向徐重信討教起了如何糊弄別人的方法。

柳宜和徐重信這些人都是聰明人,這些擺在明面上的事情當然也只是拿來堵別人的口的,就算真的傳了出去也不會影響什麼。真正涉及到事情穩定的那些非常重要的因素,他們從來不會如此輕率的談論,一般都是用一種只有自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