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予了厚望;希望李密能以自己的智慧在紛繁複雜的亂局中掌握主動;推動中原局勢向有利於兵變的方向發展;但李密顯然辜負了楊玄感的期待;沒有完成自己的使命;不但未能掌控中原亂局;反而深陷其中;被李風雲玩弄於股掌之間;導致中原局勢被李風雲所引導和推動;導致楊玄感在通濟渠一線也就是他在宋、豫兩地的部署全部被李風雲所控制。
如此一來;楊玄感就被動了;整個兵變謀劃都陷入了被動之中。接下來;楊玄感為了讓兵變順利進行;不得不接受和承認李風雲在兵變中的主導地位;不得不向李風雲妥協和讓步;以換取李風雲對這場兵變的支援和配合;也就是說;楊玄感的兵變決策權;硬生生被李風雲這個強盜蠻不講理的搶去了一部分;由此導致兵變失敗的風險驟然擴大;可以預見;如果楊玄感不能滿足李風雲的利益訴求;兩者不能默契配合;兵變必然不可遏止的走向失控。
楊玄感急召盟友、幕僚商議對策。
目前在黎陽的政治盟友有負責衛戍黎陽倉的虎賁郎將王仲伯;有黎陽所在汲郡的贊務趙懷義。王仲伯和趙懷義都出自隴西天水;都是世家子弟;都是老越國公楊素的老部下;都是以楊素為核心的政治集團的中堅人物。
郡贊務是以集權和精簡為目的的行政區劃和官制改革的“產物”;集過去的州長史、州司馬職權於一身;位於太守之下;實際上就是過去官員太多;改革後安置不了;於是就增加了郡一級的官員數量;以減少既得利益階層與中央的矛盾和衝突。但郡贊務也就是人口多的上郡才設定;比如齊郡就沒有;齊郡屬於中郡;張須陀這個齊郡第二號人物官職就是郡丞。然而在實際“操作”中;贊務基本上代領太守職權;因為上郡太守的品秩是從三品;相當於尚書檯的副長官侍郎;九寺中央府署的副長官少卿;十二衛府的將軍;而在中央要集權的政治大背景下;中央不可能在地方上安置許多高品秩的官員;以免地方坐大與中央對抗;所以由那些在上郡是正五品的贊務代領太守職權;就成了中央削弱地方權力的常規手段。
趙懷義這個郡贊務便是汲郡事實上的最高行政長官;而王仲伯則是這一地區的最高軍事長官;這兩人都是楊玄感的盟友;都決心與楊玄感一起發動兵變;那麼楊玄感當然有發動兵變的最好條件。
目前在楊玄感身邊的主要幕僚則有出自關隴胡氏世家的胡師耽;關隴籍名士;文學造詣頗深;屬於儒林老一輩人物;也是老越國公楊素的好朋友;有出自河北孔氏世家的孔穎達;山東名士;太學助教;中土儒林的鼎柱人物。
李珉也參加了這次密議。李珉兵敗汴水;全軍覆沒;官方訊息是生死未卜;很多朋友聞此噩耗頗感悲傷;其中就包括今天參加密議的胡師耽、孔穎達、趙懷義和王仲伯四人;哪料到一轉眼他們就在楊玄感身邊看到了“生死未卜”的李珉;驚喜之餘頓時便對中原局勢產生了更為緊迫的憂慮。很明顯;通濟渠的局勢失控了;李子雄、齊王、李風雲;還有一個正在宋、豫兩地四處奔走的李密;似乎都未能真正控制住通濟渠一線的局勢;這必將對七月的兵變產生重大甚至是致命的影響。
李珉依照楊玄感的要求;再度把數月來齊魯局勢的變化以及李風雲二次殺進中原後各方勢力錯綜複雜的利益博弈進行了一番詳細的分析和推演;其中大部分機密都來自李子雄;所以它的真實性不容置疑。
“依建昌公所言;李風雲曾力諫其不要返回東萊?”胡師耽思考良久後;率先打破沉默。
李珉略感驚訝地看了一眼楊玄感;“此事;某家大人未曾告之明公?”
楊玄感微微頷首。他和李子雄雖然是政治盟友;但終究屬於兩個不同的政治集團;又是兩代人;李子雄是老前輩;當然有著與生俱來的心理優勢;再加上這位老軍心高氣傲;久居高位又養成了驕橫跋扈的習性;在兵變這件事上又始終想佔據主導地位;所以兩人之間必然產生矛盾;好在李子雄顧全大局;竭盡全力推動兵變;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楊玄感的信心;但這並不代表兩人絕對信任對方;相反;彼此更為謹慎;猜忌更多;比如雙方都擔心被對方出賣;而這一次如果李子雄不是把李風雲這個悍匪拉上了兵變這條“船”;楊玄感對他的信任就更少。
“李風雲的理由是什麼?”胡師耽追問道。
“李;聖主明明知道明公是他的政敵;卻把他安排在黎陽倉督辦糧草;任由明公卡住東征的咽喉;讓其成為眾矢之的;就本身就是一個陷阱。”李珉答覆道;“現在各方勢力都在盯著明公;只要稍有風吹草動;必定陷入圍攻;而兵變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