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激怒了李風雲。李密也是擔心不已;畢竟楊玄感做得太過;這才剛剛包圍西京大軍;距離全殲還遙遙無期;他就公開表達自己對李風雲的極度不信任;要與李風雲撕破臉。既然你不信任李風雲;為何還要與其合作?為何還要接受他的決戰之策?李密實在是無法理解楊玄感;搞不清楊玄感是怎麼想的;最終只能解釋為屁股決定腦袋;像楊玄感這等身居宰執之位的超級大權貴;其想法和行事風格的確“與眾不同;不同凡響”。
李風雲第一反應是憤怒;他給了楊玄感最大程度的信任;但楊玄感根本不領情;自始至終就沒有信任過他;不過此策對聯盟還是有好處的;可以減少聯盟的損失;於是李風雲忍住了;也不憤怒了;只是非常失望;既對楊玄感本人失望;也對這場兵變的結果不再抱太大希望;他甚至想到自己此趟東都之行可能一無所獲;白白浪費了時間和精力;這不禁讓他倍感失落。
“某正陷入腹背受敵之窘境;越公及時增援;不但解了某燃眉之急;也確保了決戰之勝利。”李風雲面露笑容;表現得很平靜;這讓忐忑不安的胡師耽和憂心忡忡的李密頓時鬆了一口氣。
或許;楊玄感是正確的;李風雲在合圍了西京大軍;確保決戰勝利後;已萌生退意;已無心再戰;而楊玄感的目標是全殲西京大軍;為防意外;他理所當然要掌控全域性;不能再讓李風雲卡住他的“咽喉”。
。。。
。。。
第五百四十章 人心散了
六月二十九;黎陽。
齊王信守諾言;攻克黎陽;並向行省報捷;承諾從七月初一起;恢復永濟渠的暢通;以能夠徵集到的所有船隻;把黎陽倉的糧食緊急調運涿郡;竭盡所能保障北疆鎮戍所需。
然而;通濟渠在滎陽境內的中斷導致南運河運輸線癱瘓;江左的物資滯留於江淮;過不了大河;北運河(永濟渠)就算暢通了也無濟於事;所以齊王接下來的任務當然是再接再勵;打通通濟渠。如今齊王已收復黎陽;控制了黎陽局勢;可以騰出手來兼顧其他戰場;但是;齊王不能渡河南下;齊王不能離開黎陽;否則東都局勢極有可能失控;這是行省和周法尚、崔弘升、陳稜三路援軍始終把精力放在黎陽的原因所在。
依照五路援軍的黎陽約定;負責救援滎陽、打通通濟渠的是彭城留守董純。董純是齊王的忠實支持者;他同樣反對和阻止齊王進京;但政治上的事情瞬息萬變;誰敢保證下一刻董純的立場就不會發生改變?所以周法尚無意救援滎陽;也無意去打通通濟渠;他只是集中力量封鎖大河水道;同時盡力把東都和滎陽兩個戰場分割開來;如此既能阻止齊王渡河南下;又能幫助董純剿殺叛賊打通渠道;另外還能給東都戰場以威脅;可謂一石三鳥。
周法尚遵從約定;於六月二十八抵達目的地;封鎖了大河水道;把連線大河南北兩岸的所有水陸交通要道全部切斷。六月二十九;武賁郎將費青奴揮師登陸洛口;韓世諤率軍阻擊;雙方激戰;但水師優勢明顯;且目的明確;就是要切斷東都和滎陽之間的聯絡;所以費青奴攻打洛口要隘不過是牽制韓世諤;吸引韓世諤的注意力而已;真正實施攻擊意圖的是武賁郎將來整。
來整指揮戰艦清除了河道上的阻礙;逆水而上;直殺洛口倉。黃昏前後;水師抵達洛口倉;然後在河面上一字排開;封鎖水道;接著開始登陸;強攻津口;與戍守洛口倉的叛軍展開激烈交戰。距離洛口倉不遠的黑石關守軍突聞水師殺到;大驚失色;緊急支援;同時十萬火急報於東都。
洛口倉必須守住;這不僅關係到東都戰局的發展;關係到滎陽戰場上兵變軍隊的安全;更關係到兵變軍隊的糧草供給。現在東都北門附近的回洛倉還在衛府軍的控制之中;因此整個兵變軍隊的糧草供給都依賴於洛口倉;洛口倉若失;則局勢顛覆。
楊玄感的叔父義安侯楊慎現在是東都戰場的最高指揮;接到洛口倉和黑石關的報警之後;楊慎非常吃驚。他不怕崔弘升和陳稜;但畏懼周法尚。人的名樹的影;周法尚是與老越國公楊素齊名的中土名將;在老一輩開國元勳中;周法尚的軍事地位高高在上;與其比肩者不過寥寥數人而已;諸如像楊慎這種不入流的小角色;在其眼裡連個螻蟻都算不上。
楊慎有自知之明;在戰場上;他根本就不是周法尚的對手;至於楊玄感;那就更不行了;拍馬都追不上;所以楊慎毫不猶豫;果斷下令;把駐守伊闕道的五千兵連夜調往洛口倉;不惜代價也要守住洛口倉。同時暫緩攻擊皇城;緊急抽調兵力支援黑石關和偃師;竭盡全力阻御水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