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計其數的火把匯成了紅色星海,照亮了半邊天空,聲勢極其驚人,但津口攻防戰看上去打得“熱火朝天”,實際上“雷聲大雨點小”,雙方有效接觸並不多,基本上就是箭來箭往,並沒有造成致命威脅,也沒有什麼傷亡。
不過衛府將士很清楚,他們這三千餘人背水一戰,根本沒有勝算,更嚴重的是,他們不敢渡河,一旦有人渡河撤離,士氣就沒了,士氣沒了還打什麼仗最後結果就是全軍覆沒。好在他們還有一線生機,那就是陰世師和驍果軍,只要天亮之後,陰世師帶著驍果軍及時支援而來,他們就能逃出天生。而正是這一線生機,支撐著衛府將士們堅守津口,誓死不退。
但人的承受力是有限的,尤其在死亡威脅下,持續時間越長,心理壓力就越大,以致於崩潰。李子雄把攻擊聲勢搞得如此之大,目的就是把死亡威脅持續不斷地施加到衛府將士們身上,讓他們瀕臨崩潰,到那時,當他拿出一根“救命稻草”,段達必然會緊緊抓住,任由宰割。
然而,李子雄“失算”了,段達的心理承受力遠沒有他想像得強大,畢竟戰局發展到這一步,段達要承受的不僅僅是自己在巨馬河一線的失敗,還有陰世師和驍果軍在淶水西岸的全軍覆沒,他根本等不及李子雄拿出“救命稻草”了。
段達的那位親信僚屬看到李子雄的時候,完全驚呆了,根本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擦了又擦,甚至不由自主地走近了幾步,讓自己看得更清楚一些。白髮賊就是李子雄這怎麼可能
然而事實不容辯駁,雖然“護送”他前來的徐十三如此這般的介紹了一通,李子雄也親口告訴他,自己就是如假包換的建昌公李子雄,但他還是無法相信,還是無法從震驚中清醒過來,就那麼懵懵懂懂地說明了來意,段達要談判。
李子雄答應了,約定子夜時分,雙方尋個黑暗之處秘密談判。
段達同樣難以置信,甚至懷疑自己的親信僚屬看錯人了。李子雄怎麼可能就是白髮賊李子雄不是參加了楊玄感的兵變嗎他何時離開的楊玄感又是何時落草為寇的為何又與白髮賊廝混到了一起種種疑惑湧上心頭,段達百思不得其解,心情非常急切,早到了前線,尋了個秘密之處,焦急等待。
子夜時分,李子雄如約出現。段達雖然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但看到白髮蒼蒼的李子雄“落魄”到如此地步,看到戎馬一生、戰功彪炳、聲名烜赫,甚至一度位列中樞權勢傾天的功勳老臣,今日竟淪落到“落草為寇”的悽慘地步,其心情之複雜,情緒之震盪,難以自制。
段達久久無語。李子雄倒是灑脫,熱情招呼,神態自若,舉手投足間依舊充滿上位者的威嚴。
段達出自西北望族,以軍功崛起,是新興貴族,而李子雄出自隴西李氏的渤海房,貴族等級相對較高,所以兩人在政治上同屬於關隴貴族集團的陣營,不過兩人的政治立場迥然不同,段達是改革派,李子雄是保守派,而在衛府中,兩人都屬主戰派,尤其在南北關係上,兩人都堅持積極防禦的立場,總而言之,兩人之間沒有什麼交情,但也沒有什麼仇怨。先帝時期李子雄是當權派,段達籍籍無名,而聖主主政後段達飛黃騰達,李子雄卻迅速沒落,兩人的人生軌跡沒有任何交集之處,直到此刻,兩人在命運的安排下,終於產生了交集。
兩個西北老軍站在黑暗中,秘密商談了很久,直到八月初七的凌晨,兩人才走出黑暗,各自離去。
李子雄回去後,第一時間下令,各軍即刻撤出戰鬥,沿著易水後撤二十里紮營。
李子雄連夜急書李風雲,書信上只有四個字,如你所願。
段達回去後,也是火速下令,對岸所有軍隊於天亮後渡河增援,與叛軍決一死戰。又急告陰世師,某在巨馬河一線遭遇叛軍重兵阻擊,請陰世師速速南下支援。
八月初七,黎明之前,李風雲接到了李子雄的書信,大喜,隨即下令,總管郭明立即從淶水城下撤離,率軍趕赴易水,與李子雄會合。
又命令甄寶車、呂明星、王薄等所有包圍驍果軍的各軍總管,天亮後依次向易城和五回城方向撤離。
各軍總管接到命令,疑惑不解,白髮帥為何要把唾手可得的勝利放棄了
昨天陰世師不退反進,誓死拼殺,結果六千驍果全部陷入包圍,但陰世師不甘失敗,垂死掙扎,試圖乘著天黑,乘著士氣旺盛之刻,不惜代價殺出重圍,但聯盟軍隊早有準備,在他們突圍路上堆滿樹木雜草,點燃了大火,直接斷絕了驍果的退路,還沉重打擊了驍果計程車氣。
聯盟總管們本以為天亮後就要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