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首府宿豫;圍而不攻;其餘聯盟諸軍則在泗水兩岸大肆擄掠;但是;李風雲下了一道死命令;任何團旅都不要靠近座落於泗水和淮河交匯處的淮陽城;更不要兵臨淮河;違者斬。
很快;齊王楊喃到了睢水北岸;兩萬大軍以磐石山為中心;一字排開;並在河面上修建了數座浮橋;做出了繼續南下之態勢;但具體是南下直殺宿豫;還是直奔淮河北岸;誰也不知道;就連其麾下兩萬將士都猜疑不定。
梁德重疑惑了。兵貴神速;從白髮賊的角度來說;應該以最快速度兵臨淮河;先掌握戰局之主動。同樣;從齊王的立場來說;應該以最快速度進入下邳郡;直殺泗水;在攻擊宿豫的同時;飛速進入淮河北岸;如此則可確保對戰局的控制;否則必然被動。然而;這兩人的舉動很奇怪;一個到了宿豫就不動了;一個到了磐石山就不動了;但宿豫距離淮河不過一百餘里;而磐石山距離淮河則有三百餘里;如果白髮賊決意要兵臨淮河;齊王無論如何都來不及阻止;既然如此;齊王為何到了磐石山就不動了?
梁德重的不詳預感驟然擴散;他再一次想到了通濟渠危機;想到了白髮賊在齊王兩萬大軍的圍剿下不但全身而退甚至還發展壯大了;這背後如果沒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誰信?那麼秘密是什麼?
梁德重越是推演越是害怕;突然一個念頭衝進了他的腦海。通濟渠危機背後的秘密;是不是就是齊王和白髮賊之間的秘密?齊王要奪取皇統;要發展實力;但有些事他不能於;他於就是公開造反;所以就要借刀殺人。假如齊王的目標是徐州;那麼自己和崔德本就是齊王必殺之人;而白髮賊就是齊王手中的“刀”;但“刀”要鋒利;否則殺不了人;所以通濟渠危機後;白髮賊不但沒有損失;反而發展壯大了。
以這個推斷為基礎;再看當前戰局;梁德重吃驚地發現;宿豫就是一個陷阱;如果自己銜尾追殺;帶著軍隊直奔宿豫;則必然有全軍覆沒之危。梁德重苦思良久;找不到對策;只能繼續待在下邳靜觀其變。
這一“靜觀”就是十幾天。到了十月底;局勢驟變;江都郡丞王世充陳兵於淮河南岸;做出了隨時渡淮之態勢;並書告武賁郎將梁德重和彭城郡丞崔德本;做出了鄭重承諾;只要徐州戡亂需要;他義無反顧;必將在第一時間進入徐州戰場。這實際上等於告訴梁德重和崔德本;聖主和東都對齊王楊喃的態度是“遏制”;你們務必看清形勢;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
江都大軍的這一動作立即影響到了徐州戰場。
齊王楊喃果斷率軍南渡睢水;但同一時間;李風雲也率軍撤離了宿豫;西渡泗水。兩軍在睢水南岸相遇;激烈交戰。齊王初戰不利;撤回磐石山。李風雲揮軍跟進;雙方在磐石山下再度展開激戰。
梁德重在一百餘里外的下邳城瞪大眼睛“看”著磐石山戰場;唯恐自己一不留神;就被齊王揮動白髮賊這把“刀”砍了自己的頭顱。
王世充也在淮河南岸密切關注;他的目的就是要“逼”著齊王剿殺叛賊;只要齊王稍遇挫折;而徐州人又擔心受其連累“袖手旁觀”;他就有理由揮軍北上了。
就在磐石山打得“熱火朝天”的時候;李風雲帶著聯盟大軍突然出現在彭城城下;打了崔德本一個措手不及。
崔德本大驚失色;十萬火急向齊王楊喃和梁德重求援。現在彭城只有蕭奢所率的三千鄉團宗團武裝;諸鷹揚全部給梁德重帶到下邳剿賊去了;彭城實際上不堪一擊;危在旦夕。
齊王楊喃回覆崔德本;白髮賊和他的主力大軍都在磐石山下;孤正在與其激戰;不可能出現在彭城;所以可以肯定;攻打彭城的叛賊來自蒙山;是圍魏救趙之計;是為救援白髮賊而來。你不要驚慌;據城堅守;固守待援。
齊王可以拒絕支援彭城;但梁德重卻不行;他必須回援;而且他同樣認為攻打彭城的是來自蒙山的小股叛軍。
梁德重一直盯著磐石山戰場;他的斥候自始至終都沒有發現有叛軍離開磐石山;雖然他對磐石山一戰充滿了疑問;但齊王和白髮賊都沒有露出破綻;使得他根本找不到證據證明自己的推斷。既然齊王和白髮賊正面廝殺了;自己又不願意幫忙;就這樣站在一邊冷眼旁觀必定授人以柄;所以當然要藉此機會火速返回彭城了。梁德重果斷下令;火速回援彭城。
然而;僅僅過了一天;當梁德重率軍趕到呂梁山北麓的桃園城時;被設伏在此的李風雲和聯盟七個軍團團包圍。
梁德重的不詳預感終於變成了現實;雖然桃園戰場距離彭城不足百里;距離磐石山戰場也只有一百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