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將在近期率軍北渡大河。”李風雲毫不猶豫地做出了承諾;“考慮到此行需要密切配合河北方面展開攻擊;所以某非常需要一位河北人的輔佐。”李風雲停頓了片刻;又補了一句;“此事十萬火急;切切不可耽擱。”
李安期從李風雲的表情和語氣上敏銳地發現了一絲異常。從時間上推算;此事肯定來不及;因為不論是趙郡李氏和博陵崔氏;若想滿足李風雲的條件都需要時間;而現在缺少的就是時間。李安期稍稍猶豫一下;主動問道;“將軍是否已有合適人選?”
“劉炫。”李風雲微笑說道。
李安期和李思行四目相對;面面相覷。劉炫是什麼人?山東第一鴻儒;儒林泰斗;中土最為著名的經文學家;誰能請得動?
然而;劉炫生不逢時;尤其中土一統;關隴人掌握天憲之後;關隴人對以中土正朔自居的山東和江左儒林文人施以“蘿蔔加大棒”的政策;聽話的就用;不聽話的就往死裡整;而文人自有其節操;山東和江左文人更是視關隴為蠻夷;結果可想而知。劉炫做為山東的儒林泰斗;自然瞧不起如蠻夷一般愚昧無知的關隴人;理所當然成為關隴人打擊的物件;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飽受屈辱;晚年更是悽慘;顛沛流離;孤苦無依;衣履襤褸;食不果腹;就在他大命將近;溘死朝露之際;他的那些參加了義軍的學生聞訊而來;將其裹挾到了義軍隊伍裡。
當初李風雲之所以向李百藥推薦劉炫為說客;正是因為他知道劉炫就在豆子崗;而李百藥之所以也想到了劉炫;同樣是知道劉炫的淒涼處境。現在李風雲改變了想法;決定把劉炫請到自己身邊來;以最大程度的利用劉炫的顯赫聲名;如此既有利於自己與河北人的合作;又有利於後期繼續說服河北人南下攻打齊魯;可謂一舉多得。
“你去一趟豆子崗。”李風雲目視李安期;以不容置疑的口氣說道;“見到老先生後;你實話實說;然後代表你家大人;懇請安平公出手相助。”
。。。
第兩百九十二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
李風雲渡河北上的決策遭到了豪帥們的質疑和反對。
渡河北上的目的是什麼?如果是擄掠;河南人就“撈過界”了;必然與河北人發生激烈衝突;純粹是沒事找事。如果是混亂河北局勢;加劇河北危機;那這一目標是否也是河北人的目標?河北人是否向聯盟求助了?如果河北人無意加劇河北危機;亦沒有向聯盟求助;那李風雲就是一廂情願;軍隊北上之後必有麻煩;李風雲處理得好或許還能全身而退;處理得不好則有全軍覆沒之禍
李風雲耐心地做了分析和解釋。
以齊魯目前的局勢;聯盟若想佔據魯西南發展壯大;就必須擊敗齊魯地區的戡亂主力齊郡郡丞張須陀和他的軍隊;但以聯盟之力無法獨自擊敗張須陀;而魯東北義軍又是一盤散沙;必須讓寄居河北的王薄回來;才能把魯東北義軍凝聚為一個整體;而王薄力量薄弱;他若想重返齊魯;就必須得到河北人的幫助。
然而;河北各路義軍現在都在永濟渠一線與官軍交戰;根本不可能幫助王薄殺回齊魯;而更嚴重的是;一旦河北義軍慘遭重創;王薄失去了助力;暫時也就不可能殺回齊魯了;聯盟佔據魯西南發展壯大之策也就失敗了。由此預見;明年聯盟的日子肯定非常難過;不但繼續在缺錢少糧的困境中艱難煎熬;還要面對越來越多的官軍圍剿;步履維艱。
反之;聯盟現在渡河北上;加劇河北危機;必然危及到二次東征;而東都為確保二次東征;確保永濟渠的安全;就必須在最短時間內穩定河北;其中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在政治上向河北世家豪門做出讓步。河北的世家豪門得到了好處;必然要在行動上向東都有所交代;但他們又不能幫助官軍剿殺河北義軍;因為河北義軍是他們謀取政治利益的工具;現在正是發揮其作用的時候;不能有所損傷;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河北義軍暫時離開河北。到了那一刻;只要河北人願意幫助王薄殺回齊魯;則聯盟發展壯大之策就有成功的可能。
這就是聯盟北上的原因。命運要掌握在自己手上;機會也不可能從天而降;聯盟北上正是要加速河北局勢的變化;以便努力尋找自身發展壯大之機遇。
李風雲的解釋聽上去很有道理;但實際上目標並不明確;理由也很牽強;因為三路義軍夾擊張須陀之策本來就是一個設想;李風雲雖然為此傾盡了心血;但最終能否實現這一設想;卻受限於方方面面;制約條件太多;實現的可能性並不大;尤為重要的是;即便這一設想實現了;三路義軍攜手作戰共擊張須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