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才說了,靺鞨人最好對付。靺鞨人看似來勢洶洶,實則色厲荏苒,惶惶不安。靺鞨人為了生存不得不倒戈一擊,同樣的,他們為了生存,就必須儲存實力,沒有實力他們就連給中土**的資格都沒有,所以靺鞨控弦絕無可能傾盡全力攻打平壤,更無可能與我高句麗決一死戰,他們呼嘯而來的真正目的,無非就是混亂形勢,乘火打劫,同時給中土人東渡鴨綠水創造機會。中土人只要搶在雨季前東渡而來,就能贏得更多攻打平壤的時間,如此勝算就能大增,而若形勢展到那一步,靺鞨控弦和新羅、百濟聯軍必定與中土人會師平壤城下,三路大敵同攻平壤,則高句麗亡矣。”
乙支文德的目標是靺鞨控弦,為此平壤就只能放棄東南防線,就只能向新羅、百濟聯軍敞開大門,而此機密一旦暴露,一旦給新羅、百濟聯軍知道了,蜂擁而入,形勢就可怕了,敵人快馬加鞭數日之內就能殺到平壤城下,如此平壤腹背受敵,危在旦夕。
所以高元稍一思量後,急切問道,“若機密洩露怎麼辦?現在誰敢保證孤的王宮內就沒有叛逆?中土楊玄感、斛斯政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叛逆就在中土皇帝的身邊,但中土皇帝懵然不知,倍加信任,委以重用,結果一敗塗地。”
“我們不能讓形勢惡化到極致,不能讓平壤陷入三路敵人的圍攻,更不能讓高句麗生機盡絕。”乙支文德泰然自若,不慌不忙地搖搖手,“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們先就要把中土大軍阻擋在鴨綠水一線,不讓他們搶在雨季前渡河而來,為此我們必須有所取捨。”
取捨?高元愈焦慮,躊躇不安。
“相比起來,我們寧願讓新羅、百濟聯軍兵臨平壤城下,也不能讓中土大軍、靺鞨控弦和新羅、百濟聯軍三路圍攻京府。”高建武以非常決絕的口氣說道,“新羅、百濟聯軍實力有限,並無攻陷平壤之可能,高句麗尚有一線希望,反之,則高句麗就有亡族滅種之禍。”
“現在的問題是,除了你們,孤還能相信誰?整個王宮,整個平壤城,現在還有多少人願意與孤共進退、願意與平壤共存亡?”高元激動了,揮舞著雙臂,衝著高建武、乙支文德大聲叫道,“如果平壤形勢遠比我們想像得更惡劣,那麼只要新羅、百濟聯軍兵臨城下,則平壤就有失陷之危。”
平壤失陷了,支撐高句麗人的最後一線希望破滅,高句麗也就轟然坍塌,霎那灰飛煙滅。
乙支文德和高建武互相看看,眼裡不約而同地掠過一絲陰霾。
高元的擔心不無道理。東南防線形同虛設,門戶大開;平壤主力傾巢而出,決戰薩水;藏在內部的叛逆窺伺一側,蠢蠢欲動,幾個不利因素聚集一起,後果之嚴重可想而知。
“大王去長安。”乙支文德果斷建議,“丞相守平壤,我去薩水。”
高句麗也有長安城,是平壤的陪都,距離平壤兩百餘里。大王高湯時期曾遷都長安城,是高句麗的政治中樞,但因為各種複雜原因,長安城終究未能取代平壤。高元繼位後,又把都城遷回了平壤,長安城則成陪都。
高元是高句麗的王,是高句麗的政治中樞核心,平壤可以失陷,高元卻不能淪亡,所以乙支文德的建議恰好可以暫時緩解一下現實危機。
“孤要去薩水。”高元象徵性地表達了一下個人意願。
高建武和乙支文德不假思索地一口否決。在這個關係到高句麗存亡的重大決策上,高元的個人意願被直接忽略。
(本章完)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一種可能
四月二十九,鴨綠水東岸,鐵山城。
姜以微接到靺鞨人背信棄義、倒戈一擊的惡訊時,正在鴨綠水東線巡視防務,雖然他對此已有所預料,但只要沒有發生,就始終抱著一絲僥倖一線希望,然而該來的終究要來,危難時刻,仗義相助的少,落井下石的多,弱肉強食,生存法則就如此殘酷。
“訊息是否可靠?”姜以微望著前來送信的心腹僚屬溫陽,神色木然地問道。
“可靠。”溫陽抓著頜下灰白鬍須,削瘦而憔悴的面龐上陰雲密佈,鬱憤、無助、沮喪等各種負面情緒糾纏在一起,讓其心力交瘁,但他沒有絕望,低沉語氣中透出一股強烈的決絕之氣,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最不濟也就是與高句麗共亡而已。
訊息由隆林守將親自送達,確切可信。溫陽把事情始末詳細告知,最後說道,“隆林守將不戰而逃,按律當斬,但他以最快速度把靺鞨人倒戈一擊的訊息送出來,卻是有功,只是功過不能相抵,如何處置,還請大將軍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