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為止,聖主、中樞改革派和軍方高層雖然想盡了辦法,但依舊無法做出進行第三次東征的決策。
急人之所急,急聖主和中樞之所急,如果聯盟在迴歸談判中,主動或者被動承擔起第三次東征的重任,那等於幫助聖主和中樞解決了他們當前所面臨的最大的政治難題,聖主和中樞隨即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休養生息”上,一方面穩定國內局勢,一方面緩解兩京政治危機,同時還能驅虎吞狼,借刀殺人,驅使聯盟攻打高句麗,借高句麗的垂死掙扎來消耗聯盟實力,以最小代價贏得消滅高句麗的最大武功,可謂一舉多得。
而對聯盟來說,有了中土的大力支援,有了第三次東征的勝利,聯盟必將迎來又一次高速發展,而這完全符合李風雲的一貫原則,為了壯大實力不惜一切代價。
李思行豁然頓悟,霎時明白了李風雲的良苦用心。
如果此計成功,飛狐大軍出關的安全問題就徹底解決,聖主和中樞,還有段達、陰世師等地方軍政大員,為了確保第三次東征的勝利,不但不會對飛狐大軍暗中出手,反而會恭送出關。
“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李風雲望著崔鈺和崔九,言辭懇切地說道,“崔氏若能牢牢抓住這個機會,不但危機可解,或許還能再次輝煌。”
。。。
第九百三十三章 攪局
十二初四,夜,李風雲接到了李子雄十萬火急送來的急件。
右驍衛將軍、檢校安東副都尉、郕國公李渾於十一月二十八抵達古北口,並立即傳訊楊恭道,主動要求進入安州談判。李子雄接到訊息後,遂召集大總管府主要官員商討此事,最終達成一致意見,對中土的招撫做出積極回應,允許李渾進入安州,並盛大歡迎。
李風雲驚訝不已,大感意外。昨天晚上他才從李子雄的書信裡看到李渾出任安東副都尉的訊息,誰知僅僅過了一天,李子雄又火燒火燎地告訴他,李渾已經到了古北口,主動要求進入安州談判。這個變化太大,出乎李風雲的預料,打亂了李風雲的計劃,讓李風雲措手不及。
袁安也很吃驚,看完急件,望著臉色陰沉的李風雲,嘆道,“建昌公這是挾聯盟以脅明公啊!訊息傳開後,安州上上下下歡呼雀躍,迴歸之勢不可阻擋。”
李風雲凝神沉思,一言不發。
“這場迴歸談判對我們十分不利。”袁安越想越是鬱悶,憤懣說道,“依明公之策,若能把大漠上的突厥人引進來,讓其與中土競爭,形成鷸蚌相爭之局,我們便能漁翁得利,利益最大化,但如今建昌公釜底抽薪,盛大歡迎李渾,迴歸談判就此開始,而大漠牙帳卻對安州和東北局勢知之甚少甚至一無所知,未來即便知道了,全力招撫也來不及了,如此中土一家獨大,牢牢掌握談判主動權,我們內部又有建昌公等人默契配合,結果可想而知。”
李風雲搖搖手,示意袁安稍安勿躁,給他安靜思考一下。
袁安閉上嘴,絞盡腦汁想辦法,卻束手無策。大好局面都給李子雄“攪和”了,聯盟將士歷盡艱苦,好不容易爭取到一點立足之本,轉眼就給“賤賣”了,只是大多數人看不到真相,他們很快就會為迴歸中土而歡呼,全然不知自己流血流汗卻白白為他人做了嫁衣。
看到李風雲久久不語,袁安按捺不住,還是打破了沉默,焦急問道,“明公,可有對策?以某看,你還是日夜兼程返回安州主持大局為好,建昌公和我們不是一路人,他為了一己私利會毫不猶豫地出賣聯盟利益,絕不會為了聯盟而犧牲自己。”
李風雲搖搖頭,“你不要低估了建昌公,更不要侮辱他的智慧。他是什麼人?三朝元老,位列中樞,一次次看著長安城頭變幻大王旗,什麼事沒有經歷過?什麼人能從他的手裡討到便宜?當然,他的確不會為了聯盟利益而犧牲自己,但你必須知道,他所要求的個人私利,聖主和中樞又豈會輕易滿足他?”
袁安點點頭,表示接受,“只是,現在代表聯盟談判的是他,他又挾整個聯盟來脅迫明公讓步,而明公在迴歸大勢下又不得不讓步,這種不利局面下,如果聖主和中樞對形勢看得很清楚,知道這場談判必須速戰速決,必須搶在大漠突厥人介入之前拿下安州和東北,那麼聖主和中樞迫於時間緊張,極有可能向他妥協,滿足他的要求。”
李風雲依舊搖頭,“某說過,兩京政治危機的核心矛盾是改革和保守之爭,而隨著楊玄感兵變的爆發,改革派和保守派徹底撕破臉,大打出手,已經進入不死不休之囚籠。李子雄不僅是保守派,還是楊玄感的同黨,另外他還是齊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