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2 / 4)

小說:戰隋 作者:知恩報恩

會歡迎王伯當;而李密此行能否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必須見到李風雲;必須有機會說服李風雲;為此他花費了不少心思;但出乎他的預料;李風雲竟親自出轅門迎接王伯當;這使得他的諸多設計毫無作用。王伯當也不知道如何處理好了;是馬上把李密介紹給李風雲;還是先搪塞過去?

看到王伯當轉身投向自己的詢問目光;李密微微搖頭;示意王伯當稍安勿躁;先進轅門再說。既然李風雲給了自己近距離觀察他的機會;當然要善加利用了;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嘛。

王伯當再度與李風雲對視時;就有些侷促和尷尬了;李密不要他介紹自己;而李風雲卻已經對這群白衣人有了懷疑;這時王伯當必須解釋一下;否則必然產生誤會。

李風雲看出來王伯當的不安;但他相信王伯當;確信王伯當不會出賣自己;所以毫不猶豫地拉著王伯當走進了轅門;一路談笑風生;甚至不忘招呼一下那群白衣人;讓他們緊跟在後;不要走丟了。從轅門到帥帳;有很長一段路;而營中人流熙攘;車馬如龍;士兵工匠雜役來來往往;稍不留意還真有走失的可能。

行至中途;遇到了行色匆匆的蕭逸。李風雲明明知道蕭逸肯定有急事;卻偏偏把他喊住了;隆重介紹給了王伯當;以表示對王伯當的尊重。蕭逸礙於面子;不得不“虛於委蛇”;勉強擠出幾絲笑容寒暄了幾句;然後禮貌性地抬頭環視了一下那群白衣人;每個人都給了個笑臉。沒辦法;李風雲要在瓦崗兄弟面前掙面子;他不能不給。但就在這時;他的目光突然停頓;眼裡更是掠過一絲驚疑;似乎發現了什麼不可思議之事;旋即他迅速收回目光;向王伯當告辭而去。

到了偏帳;李風雲把王伯當和那群白衣人全部請了進去。徐十三無力反對李風雲的決定;只能命令風雲衛們全力戒備;而自己則站在李風雲的身後;寸步不離。

分賓主坐下之後;李風雲就直言不諱了;直接詢問王伯當;你為何帶來一群不速之客?之前他已經接待了翟讓、單雄信和徐世鼽;彼此把觀點立場都說清楚了;而王伯當的出現;不會是因為瓦崗人突然改變了想法;最大的可能是因為他個人的私事。李風雲考慮到自己與瓦崗兄弟之間的恩怨;根本無意插手其中;再加上目前聯盟危機重重;自己要處理的事情太多;時間很寶貴;也不想無意義地浪費在私人事情上。

王伯當不能不說了;實際上他的任務已經完成;無需再照顧李密的情緒;“阿兄;這是韓明府派來的信使。”王伯當手指李密;做了一番簡明扼要的介紹;順便解釋了一下自己迫於韓相國的重託不得不帶他們找來的原因。

李密從容淡定;先自我介紹;自稱劉智遠;然後語出驚人;“將軍自蒙山殺來;一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勢如破竹;但將軍可知;今大禍已至;義軍岌岌可危;有覆滅之危。”

李風雲微笑點頭;心中已有計較。

韓相國派人來聯絡自己乃屬正常;反之;不聯絡自己才不正常。韓相國派人來的目的無非就是商討通濟渠之利;而聯盟已經決策保持通濟渠的暢通;唯有保持通濟渠的暢通;雙方才能共贏。此事對聯盟來說已不是問題;韓相國對此事也應該有絕對把握。然而;他派來的這個信使和這群白衣人卻非同尋常;這不能不讓李風雲想得更多一點;更深入一些。

李風雲知道韓相國的背後有個龐大勢力;而這個勢力不但控制著宋州乃至通濟渠一線;還處心積慮想控制滎陽、東郡和濟陰這塊進出中原的戰略要地;但去年白馬劫獄大案和芒碭山義軍劫掠重兵大案震驚了東都;皇帝和中樞乘機進行了大範圍的人事更迭;導致這個龐大勢力在通濟渠一線的政治利益遭遇了重挫。李風雲確信;聯盟西進中原;劫掠通濟渠;威脅京畿;必然會引起東都政局的劇烈動盪;而這個龐大實力必然會抓住這個機會;再一次控制通濟渠一線。如果這個信使來自東都;那就有很大可能來自那個龐大勢力;若聯盟能與那個龐大勢力達成“默契”;必能幫助聯盟有效控制接下來的戰局;這對聯盟來說是個千載難逢的壯大機會。

李密一張嘴就“驚天動地”;試圖先揚後抑;以巨大懸念引起李風雲的關注;然後再以三寸不爛之舌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盡展自己的驚豔才華;一舉“攻克”李風雲。

然而;李風雲平靜若水;雲淡風輕;其眼裡掠過的不屑和鄙夷;讓李密不僅倍感失望;更有一種譁眾取寵、自取其辱的尷尬感;但李密迅速調整了心態;對面不過是一個賊;一個野蠻而血腥的叛賊而已;即便他心機深沉;手段了得;又怎能比得上我胸中之錦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