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軍府任職;這裡都是豪門世家子弟;仕途的起點非常高;但他卻主動要求去齊郡的歷城鷹揚府做了個司馬;低調的不能再低調了。
楊潛進了書房;拜見了楊慶;恭敬地坐於一側。楊潛很憔悴;神情落寞而悲鬱。這半年裡家族厄運連連;先是祖父楊雄病逝;接著叔祖父楊達又病逝;兩個頂樑柱都倒了;打擊之大可想而知。
楊潛仔細詢問了楊達的喪禮置辦情況。五月初四楊達病逝於東征途中;靈柩正從遼東運回;楊達的子孫都已趕赴涿郡迎靈;旁系子孫則在京城操辦喪禮的前期準備工作。待靈柩運達京城;楊慶也要去參加喪禮;畢竟滎陽距離東都很近;無論如何都要去送一下。
聊完了家事;話題自然轉到東都政局和通濟渠危機。
楊慶在看到楊潛之後;便估猜到楊恭仁為何隱瞞自己與幾大政治勢力暫時結盟一事了。
楊恭仁與楊達一樣;一方面迫於形勢不得不保護齊王楊喃;拯救危局;另一方面卻又因找不到妥善有效的解決之策而彷徨無助。東都局勢太複雜了;暫時結盟的幾位盟友也太不可靠了;而圍在四周的敵人又太可怕了;皇族若想逆轉危局;確保東征的勝利;難度實在太大。楊恭仁無法離開京城;只能叫楊潛全權代表自己;趕赴滎陽幫助楊慶解決危機。
“現在東都之中;堅決反對齊王出京戡亂的便是安昌公(元文都)。”楊潛很快說到了關鍵之處;“越國公(楊玄感)雖然沒有明確反對;但他認為;叛軍實力微弱;通濟渠一線的地方官府和諸鷹揚完全有能力剿滅他們;根本不需要呼叫京畿衛戍軍。”
既然連京畿衛戍軍都無需出動;哪裡還輪得到齊王親臨前線?楊玄感顯然也是堅決反對齊王出京戡亂。
“衛府方面呢?”楊慶問道。
“國公(李渾)力主出兵戡亂;而莘國公(鄭元壽)卻堅決反對。”
楊慶苦笑無語。軍政兩界都未能形成統一意見;東都何來決策?不過從東都強大的反對之聲來看;如果皇帝不下旨;京畿衛戍軍絕對不會出動;最後齊王楊喃只有動用自己的軍隊。
隸屬於齊王楊喃的軍隊有兩萬多人;是原東宮的禁衛軍。元德太子楊昭薨亡後;皇帝頂著巨大壓力遲遲不立新儲君;這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朝堂上的矛盾;於是皇帝用了一招緩兵之計;把東宮禁衛軍全部交給了齊王;以此來告訴大家;儲君的位置肯定是齊王楊喃的;但時機未到;齊王尚需錘鍊。
齊王楊喃現在是河南內史;京畿河南郡的最高行政長官;中樞重要成員之一。皇帝遠赴遼東之前;曾授予齊王楊喃臨機處置之大權;也就是在危急情況下;齊王可以先斬後奏;可以集軍政大權於一身以雷霆手段解決危機。如果叛軍斷絕了通濟渠;嚴重威脅到了東都安全;危及到了東征大計;齊王楊喃就可以動用這個權力;利用自己手上的兩萬人馬;先斬後奏;先戡亂剿賊;再報奏皇帝。
只是如此一來;戡亂剿賊就不能敗;敗了;齊王楊喃就徹底完了;距離儲君寶座也就遙不可及了。
“所以……”楊慶嘆了口氣;搖頭說道;“我們必須保證齊王的安全;必須給他鋪一條通天大道;是嗎?”
“是的。”楊潛以非常肯定的口氣說道;“自元德太子薨亡後;不論是過去還是將來;齊王始終都是撬動中土政局的關鍵點;但前提是;齊王距離儲君的位置必須近在咫尺;否則;我皇族必將陷入無窮無盡的血雨腥風之中;屍橫遍野。”
楊慶面無表情;心中卻是驚悚不安。楊潛說到了要害;今日東都政局看似紛繁複雜;實際上就是皇統之爭;而齊王楊喃則是其中的關鍵。今日通濟渠戰場如果是個陷阱;是個置齊王楊喃於死地的陷阱;那麼確保齊王楊喃安全的辦法只有一個;立即摧毀這個陷阱。
。。。
第兩百零九章 誰做出頭鳥
書房裡靜悄悄的;兩道若現若隱的人影在昏黃燭光的映襯下顯得故外孤寂。空氣悶熱難當;從冰塊上散發出來的絲絲涼意雖能給人一屢清明;卻不能讓煩躁不安的情緒平靜下來。
楊慶的臉色越來越難看;汗水溼透了紫裳;汗珠沿著臉頰滾下;心中的痛苦和憤懣鬱積在身體中隨時都有爆炸之危;他感覺自己彷彿墜入了無邊的黑暗;彷彿被無數張獰猙的笑臉所包圍;彷彿被一隻只無形黑手扔進了熊熊燃燒的大火;他甚至感覺有一座重若千鈞的大山正從天而降;要把自己砸成一團齏粉
蔡王楊智積指望不上;觀國公楊恭仁又被“困”在了東都;剩下自己單槍匹馬又如何拯救齊王?楊慶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