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他統兵權。
甄寶車的戰績功勞不可抹殺;李風雲若想剝奪他的指揮權;必須想個大家都能接受的辦法;否則就是兔死狗烹;就是卸磨殺驢;既抹黑了自己;又得罪了兄弟;還破壞了聯盟內部的安定團結;得不償失。於是李風雲不得不再一次整編軍隊;以現有軍隊編制為基礎;把聯盟所有軍隊整編為十六個軍。
選鋒軍十個團;改為虎賁軍。虎賁軍總管甄寶車。
以原風雲團為基礎擴編的十團風雲衛;現在命名為風雲軍。風雲軍總管徐十三。
把原備軍十二個團改編為驃騎軍。驃騎軍總管霍小漢。
虎賁軍、風雲軍和驃騎軍總共有三十二個團;六千四百人;直接隸屬於大總管府;由統帥部直接指揮。
蒼頭軍擴軍後有五個軍兩萬人;孟海公的軍隊擴軍後有三個軍一萬兩千人;韓進洛、甄寶車、帥仁泰、霍小漢和徐師仁擴軍後也各有一軍;每軍四千人。按照“戰時從簡”的原則;這十三個軍的番號也就直接從聯盟第一軍命名到聯盟第十三軍。
為方便指揮;統帥部下設左中右三路總管府。左路總管韓進洛;副總管郭明;下轄四個軍。中路總管孟海公;副總管呂明星;下轄五個軍。右路總管帥仁泰;副總管徐師仁;下轄四個軍。
李風雲的整軍方案在一片迎合聲中順利透過;沒有遭遇到任何阻力。這倒不是豪帥們迫於李風雲的強勢;心悅誠服了;而是這一整軍方案;實際上就是不久前的濟陽整軍方案的完善版。雖然李風雲透過這一整軍方案;直接控制了聯盟精銳;並利用新建的虎賁、驃騎和風雲三個軍;把聯盟裡的精銳將士“一網打盡”;但李風雲並沒有虧待各路豪帥;相反;他非常慷慨;把十三個軍五萬多人馬的統兵權和指揮權;統統給了他們;讓他們的實力有了實質性的提高
而在人事安排上;李風雲不但繼續把甄寶車留在了統帥部;還把霍小漢也拉進了聯盟權力核心;如此一來;與甄寶車同為一系的韓進洛當然無話可說;而與霍小漢同為一系的帥仁泰亦是暗自高興。聯盟中李風雲實力最強;地位更是不可撼動;如果甄寶車和霍小漢能夠與李風雲建立起牢固的信任關係;對這兩系軍隊的發展肯定非常有利。
三路總管府下轄的軍隊裡;都有以蒼頭軍為基礎擴建的軍團;其中左路和中路總管府各有兩個軍;右路總管府一個軍;如此一來;三路總管府中;副總管的人選理所當然由李風雲的人出任。呂明星和郭明都是蒼頭一系;都是追隨李風雲芒碭山舉旗的老兄弟了;而徐師仁則擺明了唯李風雲馬首是瞻;也正因為如此;他雖然最後一個舉旗;且舉旗時間非常短;但在李風雲的支援下;飛速發展;如今實力也足以與其他豪帥比肩了。
李風雲的這種精心安排;其用意不言而喻;就是進一步剝奪豪帥們的軍權;加強聯盟對軍隊的控制;而豪帥們心知肚明;但苦於實力不濟;只能強自忍耐。老大誰都想做;但做一個沒有實力的老大;純粹是找死;所以目前情況下;還是先依靠聯盟發展壯大為上策;這時候假如脫離聯盟;另立山頭;肯定是人人喊打;旦夕敗亡。
整軍方案透過之後;執行難度就很小了;畢竟這次整軍主要是為了精簡指揮系統;提高指揮效率;各總管府、軍、團只要明確自己的隸屬關係;確認自己的職權所在;接下來的事就很簡單了。
李風雲沒有在這整軍一事上繼續浪費時間;馬上開始了新的軍事部署。
李風雲親自帶著虎賁、驃騎和風雲三軍於陳留一線正面阻擊韋雲起。左中右三路總管府則率軍繼續劫掠通濟渠;不過原則還是不要斷絕通濟渠;以免惡化局勢;如果義軍不得不提前撤離;必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義軍主力沿著汴水、睢水和通濟渠三條水道火速北上;在浚儀和陳留之間頻繁出沒;擺出了攻擊之勢。
這一訊息迅速傳遞到韋雲起手上。韋雲起有些頭痛;雖然滎陽鄭氏承諾給予支援;河南各地鄉團宗團也按時趕到了集合地點;但軍隊整合需要時間;武器盔甲的配備需要時間;糧草輜重的籌建和運輸也需要時間。然而;叛軍偏偏不給他時間;他這裡前腳剛剛出關;那裡叛軍就急吼吼地殺來了;明顯就是要趁他立足不穩之際;打他一個措手不及。如果一出關就給叛軍打得落花流水;狼奔豕突而逃;他的一世英名也就化作了煙雲;成了東都最大笑料。
韋雲起凝神沉思了片刻;抬頭望向楊潛;“計將何出?”
楊潛正站在地圖前思考;聞言搖了搖手;“水師即將渡海;此刻不宜正面交戰。以某看;暫避鋒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