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3 / 4)

小說:戰隋 作者:知恩報恩

坐以待斃?”韓曜再次質問道,“雖然通濟渠兩岸遍佈同道,但值此生死關頭,雪中送炭的少,落井下石的多,將軍切不要盲目相信所謂的兄弟朋友。”

李風雲衝著韓曜搖搖手,示意他稍安勿躁,然後手指地圖,在蘄縣所在劃了一個圈,“徐豫諸鷹揚正三面圍來,淮河方向又有阻截之敵,實際上我們已陷入包圍。我們當前的頭等大事是想方設法跳出官軍的包圍,是尋找一處相對安全的生存之地。”

“相對安全?”韓曜按捺不住了,神情激動地大聲說,“何處安全?依將軍所說,渡淮南下是死路,那麼西去穎汝或者南陽,也是死路,因為這些地方距離河南這個大京畿地區近在咫尺。北上呢?北上就是河南京畿,找死而已。東去呢?東去就是彭城,正是左驍衛府鎮戍中心所在,遍佈鷹揚府,還是找死。請問將軍,我們去哪才相對安全?”

李風雲看到韓曜氣怒攻心,風度全無,不禁哂然而笑。他向怒目而視的韓曜伸出了一根手指頭,晃了兩下,以引起韓曜關注,然後將其按在地圖上的蘄縣所在。

韓曜不明所以,疑惑望去。

李風雲的手指頭沿著地圖上的蘄縣向東北而去,停在了彭城,稍停,待韓曜皺眉望來,李風雲繼續移動手指,繼續向東北而去,然後停在了地圖的邊緣,那裡是齊魯大地,與彭城接壤的是魯郡和琅琊郡,再往東則是齊郡、北海、高密、東萊諸郡。在齊魯大地的西南端,也就是在彭城郡、魯郡和琅琊郡的交匯處,有一片大山,此山向東北延伸,橫跨整個琅琊郡後,最後終止於北海、高密境內,方圓大約兩百餘里,其西南叫蒙山,其東北叫沂山。

李風雲的手指頭移到地圖邊緣後,便停在了蒙山山脈上。

韓曜眼前驟然一亮,仿若醍醐灌頂般霍然醒悟,高明!太高明瞭!好地方!好地方啊!

這一瞬間,李風雲在其心目中的份量陡然加重了幾分。如此奇人,定非池中之物,跟著他走,或許就有風雲化龍之機會。

由徐豫之地轉戰齊魯大地,千里躍進蒙山,義軍便能解決生存危機。齊魯遠離中原,遠離京畿,遠離東都,皇帝和中樞鞭長莫及,而齊魯歷史悠久、文化博大,其本土勢力之強之團結,在歷朝歷代都頗富盛名。本朝亦是如此,齊魯人作為中土山東人的一部分,因為其歷史、文化等各方面原因,與關隴人之間的矛盾非常激烈,雙方之間的衝突自中土統一以來就未從停止過。

韓曜曾在鷹揚府獲悉機密,早在今年大河洪水氾濫,淹沒兩岸郡縣,導致數百萬人受災後,齊魯便有人舉旗造反了。只是他級別低,無法探知詳情,但假若齊魯人的造反未曾被當地鷹揚府鎮壓,那義軍轉戰齊魯,不但能尋到盟友,互為支援,還能利用那裡的混亂形勢迅速站穩腳跟。另外,齊魯平原地區皆富裕之地,相鄰的河南諸郡、徐州諸郡也都是魚米之鄉,非常有利於義軍的發展和壯大。

當然,南下江淮之策也並非如李風雲所說的那樣不堪。東進齊魯與南下江淮相比,其真正的優勢在於齊魯屬於山東地域。

義軍起自芒碭山,而芒碭山這一塊也屬於山東地域。大河南北的山東人在面對共同對手關隴人的時候,會主動擱置矛盾,聯手合作,這是由歷史原因造成的。自北魏分裂以來,黃河流域便形成東西對抗之局勢。東部的山東人和西部的關隴人為重新統一黃河流域,互相廝殺了幾十年,大河兩岸、太行山下、中原河洛、荊襄大地上,屍橫遍野,雙方之間仇怨甚深。但最終的勝利者卻不是以中土正朔自居、疆域遼闊、國力強大的山東人,而是偏居西北疆域、國力文化軍力皆弱、鄙陋野蠻的關隴人。

野蠻戰勝了文明,弱者擊敗了強者,這種心理上的巨大落差,加上關隴統治階層在勝利後對山東人的打擊、遏止、欺凌,造成雙方之間的仇恨不但沒有消減,反而愈發強烈了,尤其貴族階層之間的衝突更為嚴重。關隴這個新興的主要以軍功崛起的貴族集團,與山東這個傳統的以經學傳世、有些甚至傳承千餘年的貴族集團之間的矛盾,因為權力和財富分配上的不平等,雙方之間的衝突已是愈演愈烈。

在這種大背景下,義軍堅持在山東區域活動,必能得到部分山東貴族和山東平民的支援,而貴族和平民的支援正是義軍發展壯大的基礎條件。反之,渡淮南下,進入江淮地區,義軍不但得不到山東人的支援,反而墜入了江準人的包圍。

江淮地區自五胡亂華、衣冠南渡,中土陷入分裂和混戰之後,始終是中土南北雙方交戰的主戰場,故此地區的地方勢力異常複雜,有本土勢力,有南遷客姓勢力,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