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見著姑娘後緊張,把之前對好的說辭又忘了個一乾二淨。
隔壁沉默了片刻,我幾乎可以想象那氣氛有多麼尷尬。
最後還是那姑娘先打破了沉默,開口說道:“蕭公子真是特別。我平日裡倒是喜歡讀些詩書。公子在翰林院做事,想必是博覽群書,出口成章了。”
大哥嘆了口氣,大概想起了什麼不堪回首的往事。“我最怕讀書,平日裡抄寫那些書籍,常抄得我頭昏腦脹。其實我最想做的是開一間酒樓,自己主廚。”
聽到這裡,我已是心如止水,站穩了身子走回桌邊,喝了一杯冷茶。我想我需要淡定地替大哥尋找下一個相親物件了。
小妹憤然道:“看我的!”
她撩起袖子,摩拳擦掌便開門往隔間奔去,宋思甜緊隨其後。我阻攔不及,只得眼睜睜地看著她們奔到隔壁,然後嘰裡咕嚕跟那姑娘說了一大堆大哥的好話。等我把她們兩人拉走時,那姑娘已經臉色發白,明顯是被嚇到了。
這場相親的結果,可想而知。那姑娘也算得有禮,只婉轉地跟我說覺得大哥不適合她。大哥被小妹和宋思甜拉回家裡進行新一輪的相親必要教育,我一個人留在隔間裡,喚了小二來結賬。
其實大哥是個好男人,善良,正直,孝順,難得還有一手廚藝。只可惜在燕豐城的姑娘們眼裡,這些優點遠遠及不上俊美的相貌,逗趣的言語,橫溢的才華或是得意的仕途身份。大概在虛榮的人堆裡,大哥永遠也找不到他的有緣人。
也許我錯了。我應該讓大哥自己去尋找適合他的女人,而不是替他安排。可是——真有這樣的女人存在麼?
我嘆息了一聲。
小二小步跑了過來,說我的帳已經有人結了。我只當是安錦來接我回家,心中還小小興奮了一陣,誰想到小二身後進來一個翎冠朱袍的男子,卻是東宮夏之淵。
我趕忙行禮。“見過殿——”他的扇柄擋住我的動作。“安夫人不必多禮。”
當今陛下正當壯年,後宮充實,共育有十六名子女。然而或許是杞國龍息陰盛陽衰的緣故,在這十六名子女中,唯有三名男丁:嫡出的大皇子夏之淵,宮妃所出的三皇子夏之淳,以及尚在襁褓中的十六皇子夏之漓。
我曾與三皇子夏之淳有過一段過往,他曾對我提及在宮中的生活。雖然同為皇子,嫡出的東宮與庶出且無絲毫背景的三皇子正可謂是天壤之別。夏之淳的母妃原來只是位宮女,地位卑微,連帶著他在宮中也受人排擠,過得極潦倒。原本以為等成年封王之後,便可脫離宮廷,不再受人輕視,誰想到一場和談,他又被送到了西涼做質子。
大杞國崇尚美姿容,挑選後宮的標準相當高,因此皇室子女們大多長得相當不錯,而東宮夏之淵在裡頭又算是最出挑的一個,雖然容貌略顯陰柔,五官卻漂亮得不似真人。夏之淳則以溫潤平和的氣度見長,在容貌方面的確稍遜一籌,不及他這般精緻無缺。
出於對夏之淳的同情,對於得天獨厚享盡尊榮的東宮夏之淵,我便不由自主地有些反感。
夏之淵坐在我對面,微微一笑,那天人之姿險些晃花了我的眼。“難得再次巧遇夫人,實在是有緣。”
我硬著頭皮道:“殿下說笑了。不知殿下特地留妾身在此,有何要事?”
“是這樣。”夏之淵不慌不忙地開啟摺扇搖了搖。“本宮聽聞夫人正為令兄的終身大事掛心,故特意趕來瞧瞧,是否有本宮能幫得上忙的地方。”
是東宮閒得慌特意來湊熱鬧,還是我大哥娶不上媳婦兒已經上升到國家大事的高度了?我狐疑地打量了他兩眼,訕笑道:“東宮殿下憂國憂民,實在令妾身敬佩。”
他大約也看出了我的疑惑,擺手道。“夫人請勿生疑。其實本宮是有一事相求,故特意趕到此處與夫人見面。若夫人答應此事,本宮自然也會助夫人解決心中憂慮。”
“殿下有事相托,妾身自當盡力。”我說著客套話,心裡卻一陣打鼓。他有事求我,不到安府光明正大地登門拜訪,不託安錦相約,卻繞了這麼大個圈子到這茶肆來,很明顯是要避人耳目。有什麼事,是連安錦也不能知道的?為大哥安排的這次相親,除了安府和我家的人之外,就只有書令史家的人知道,究竟是這其中有人將行蹤透露給了東宮,還是一開始他便派人跟蹤了我?
越想就越覺得此事不簡單。我只裝作不覺,好奇地等待他的回答。
夏之淵勾唇,窗外的千日紅映著一張芙蓉美人面,卻不知怎地讓我生出一陣毛骨悚然的寒意,彷彿正戰戰兢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