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3 / 4)

小說:朱門風流 作者:知恩報恩

怎麼回事。

等到馮蘭一走,一貫藏不住話的東方氏頓時忍不住了,立刻就埋怨道:“老太太,您和越哥兒這般神神鬼鬼的,到底是怎麼了!外頭不就是個錦衣衛千戶麼,那才是幾品官!”

“幾品官?就算人家官階再低,一個奉旨辦案你能攔住?”顧氏此時再也裝不下什麼沉穩淡然,重重地在旁邊的描金小几上一拍,那茶碗頓時都跟著震動了幾下。她看也不看滿臉震驚的三個媳婦,沉聲對靈犀吩咐道,“你趕緊去派人,用最快的速度把三位老爺全都找回來!越哥兒,扶著我去瑞慶堂,這當口不能把那一位晾在那兒乾等!”

等張越過來攙扶了自己右邊胳膊,白髮蒼蒼的顧氏方才長嘆了一聲:“只希望人家能看在我這個老婆子的面子上分說清楚……否則,張家的天就要塌了!”

一句張家的天就要塌了,震得三個媳婦半晌都沒有回過神,甚至連顧氏張越和靈犀先後離去都沒察覺到——究竟是什麼樣的事,才能夠上天塌了的程度?

第二卷 家門變 第011章 強撐之下的軟弱

與其說顧氏的面子來自於一文一武兩個當官的兒子,還不如說她的面子來自於京城那位戰功彪炳的英國公。張玉昔日戰死沙場,其妻同樣死得早,其長子張輔雖然子承父業沙場建功,但家裡的事情也虧了顧氏多方照應,因此對這個嬸孃格外恭敬。

於是,瑞慶堂中顧氏一出面,沐寧便不再是之前那副不陰不陽的模樣,而是打疊出了一副恭敬的臉孔,一五一十地將事情原委娓娓道來——卻原來四年前被壓下的開封黃河決口之事被人舊事重提,引起了朝中波濤洶湧,不但如此,浙江海塘修建一事也被某個膽大心細的御史發現了不少貓膩,又重重參了一本,結果自然引得皇帝震怒。

然而,這個理由張信固然是半信半疑,顧氏卻是半點不信。兩鬢斑白的她死死瞪著面前這個錦衣衛千戶,直到盯得對方不自然地把頭側到了一邊,她這才微微一笑。

“沐大人放心,我張家承蒙皇恩,無論此事是真是假,我這個老婆子都會讓老大跟著你們走一趟南京。是忠是奸,自有皇上聖斷。眼下我已經吩咐他們去找人了,只希望沐大人不要疑我通風報信放跑了人。”

“老夫人深明大義,下官怎敢懷疑?”沐寧躬身作揖,笑容可掬地說,“北鎮撫司那邊也早就傳下話,說是要對張大人以禮相待,否則下官此來也不會只帶區區十二名小校,早就把河南衛所所有人手都拉出來了。”

顧氏微微一笑,便索性靠在太師椅的荷葉託首上半閉了眼睛,再也沒有說話。她不說話,沐寧也同樣仿若無事地安然而坐,半點也不著急。倒是一旁侍立的張越仔細回憶起了當初杜楨曾經提過的朝中情形,思量著這一回的事端究竟起源如何。

思來想去,他的腦海中忽然捕捉到了最初的某一組關鍵字——紀綱死了?那個曾經一手遮天的錦衣衛指揮使紀綱死了!

杜楨曾經向他分說過朝廷中樞的那些要員,他自然知道這紀綱與其說是皇家的忠犬,還不如說已經成了一條狂妄的瘋狗,而且這條瘋狗還和漢王朱高煦互相勾結。漢王朱高煦一直都對太子之位虎視眈眈,小手段就沒停過,這會兒紀綱死了……

一瞬間,某個不那麼好的念頭陡然之間竄上了張越心頭——四年前張信回來向顧氏拜壽的那番話在耳邊迴響了一遍,其中的幾個字格外震耳——那時候漢王朱高煦送了一尊玉觀音!此時此刻,杜楨沒有明指的危機一下子都有了答案,但那答案著實讓他心悸。

等待的時間彷彿漫長沒有邊際。顧氏閉目養神,張越心亂如麻,沐寧悠閒自得。也不知道過了多久,這寂靜得悄無聲息的瑞慶堂終於有人闖了進來,然而,來者卻並不是張信,而是張攸和張倬。兄弟倆齊齊上前向顧氏見了禮,隨即就將目光轉向了那位奇怪的來客。

張攸的眼神中流露出幾分質疑,而張倬則是狐疑中透著惱火。兩兄弟誰都沒有吭聲,可他們的沉默在顧氏言簡意賅解釋一番之後全都化作了烏有。

張攸的反應暴烈而又直接,他一瞬間把拳頭捏得咔嚓作響,彷彿下一刻就會義無反顧地揮拳打出去,聲音也是如同咆哮一般:“大哥為官一向清廉勤勉,怎麼可能有什麼貪贓枉法翫忽職守!”

張倬則是要謹慎得多,他只是用刀子一般的目光瞥了沐寧一眼,旋即轉頭對顧氏說:“大哥的品行官聲一向很好,平白無故多了那麼些罪名,兒子著實不信。”

顧氏卻只是漠然冷笑:“這就要等老大回來之後問他了。”

千辛萬苦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