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部分(3 / 4)

小說:朱門風流 作者:知恩報恩

般的歡呼時,臉色這才冷了下來。雖說那天夜裡在右順門下定決心殺人,但他之後還猶豫了許久,誰能想到那老東西竟然貪沒了那麼多東西,竟連朝鮮貢物也敢私藏,赫然是第二個紀綱!

想到這裡,他便隨口對身後侍立的一箇中年人說:“這三個老貨既然死了,在你那邊的人犯也應當嚴刑拷問夠了,三日之後一併殺了,一個不留。”

早料到是這般結局,袁泡麵無表情的微微躬身,又朝那刑場上的血泊掃了一眼。縱使皇帝寵信,一旦得意忘形走錯了便是如是下場,這教訓他一定會牢牢銘記在心。

第九卷 群魔舞 第051章 福星,災星

德州臨大運河,京師往南京的驛道必得經過此處,原本就是通衢大城,如今北京成為京師,北上旅人行商眾多,此地自然更是日漸繁華。然而,因今年這段日子的天氣異常寒冷,運河封凍驛道積雪,因此有不少往來客商和上京趕考的舉子都被堵在了這裡。然而,對於德州上下的一群官員來說,住在運河行宮之中的那一撥人方才是最最要緊的。

一連數日,從知州到同知判官,一大群往日高高在上的官員幾乎把德州上下的名醫都給蒐羅了一個遍,一股腦兒全都送到了行宮,可結果卻是皇太孫依舊高燒不退。於是,從德州趕往旁邊各府州縣請大夫告急求援的快馬絡繹不絕,所有人都不敢去想皇太孫在德州地盤上出事情的後果,從上往下的官員就是睡覺也睡不好。這天一早,一夜無眠的德州知州大人頂著兩個黑眼圈出了門正預備趕往行宮,一個差役卻上前報了一個說不上是好是壞的訊息。

“大人,皇上打京師派人過來接皇太孫入京。那位大人領的都是御前親軍,已經到行宮了。”

儘管這會兒形容憔悴,但這位知州大人仍是第一時間清醒了過來,頓時生出了一肚子火氣:“混賬,這麼大的事情你就該早些擊鼓呈報的!要是上頭怪罪,少不了你們的限棍!”

永樂皇帝朱棣當初鎮守北平無拘無束慣了,即使成了天子也不願意垂拱而治,登基之後除了北征就是北巡,於是陸陸續續沿運河建造了數座規模不小的行宮。德州這座行宮乃是山東境內的唯一一座,自然是歷年修繕,這次終於又派上了用場。一干德州官員匆匆忙忙趕到了這裡,看到那一幫身穿紅袢襖滿是彪悍之氣的侍衛親軍,連忙心中忐忑的上前通報。

等了許久,方才有一個太監出來傳話:“太子妃正在見張大人,各位大人請在直房等吧。”

這些人在直房中枯坐苦等的時候,張越則是在行宮西邊的暖芳閣。由於驛道上不好走,他便聽了周百齡的意思,找了個好向導繞了一條遠路過來,路上溼滑外加雪大,竟是整整走了三天。此時見他的卻並不是皇太子朱高熾,而是太子妃張氏隔著簾子接見。

聽完了張越關於京師之亂的陳述,蹙緊了眉頭的張氏沉吟了良久,這才說道:“天氣寒冷水路陸路都不暢通,沒想到竟有逆黨藉著這個機會生事!張卿這一路辛苦了,只是皇太孫的病不能鞍馬勞頓,太子殿下生性畏寒,也有些受不住,恐怕路上暫時走不得。如今還要請你派人回京師奏報父皇……”

話還沒說完,就只聽外頭一個聲音高聲報道:“回稟太子妃,皇太孫殿下的高燒退了!”

這一聲頓時讓張氏喜出望外,竟是帶著一個宮人從簾子後頭走了出來。見張越亦是喜形於色,她思量片刻就說道:“既是皇上派了你來,你也隨我過去看看。皇太孫若是醒了,看到你來一高興,興許病也好得更快些。”

張越正滿心惦記著朱瞻基的病,聽見這一聲連忙本能的躬身說:“多謝太子妃!”

聽張越一嗓子竟是冒出了一個謝字,張氏不禁莞爾,心道果然還是少年心性,當即頷首示意張越跟上。到了外間,張越就發現此時雪仍然極大,大約是路途不遠,外頭並未備車輿,幾個年輕太監舉著紅油絹金鳳頭傘蓋等候在那裡。看著那大片大片的雪花,他忍不住想到了這一路過來時甚至看到過凍殍,正感慨的時候,面前卻忽然遞來了一把紅油絹傘。

“張大人,這是太子妃殿下給您的。”

雖這一路穿蓑衣戴斗笠,張越內裡還服用了先前那件紫貂皮大氅,但一番奔波下來所有衣服上已經都是泥濘不堪,適才入見之前,還是張氏特別吩咐太監給他換了一件鶴氅,又在暖閣中坐了一刻鐘,等他凍僵的身子暖和了方才接見。此時此刻,他稱謝後接過傘撐起,心中不禁覺著這位太子妃心細如髮。

一行人踩著厚厚的積雪前行,等到了暖殿,幾乎肩上身上都白了一大片。張越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