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部分(3 / 4)

小說:朱門風流 作者:知恩報恩

,張越不禁覺得有些為難。全盤交給袁方固然使得,但那邊壓力太大並非他所願。而且,事到如今,他得讓這事情的聲勢大起來,所以一定得拖上更多人下水。南京的勳臣貴戚這麼多,要是這個劉俊貪得無厭野心勃勃,恐怕不單單會只拿一個王全彬做文章。

既然如此,那就索性鬧大了,到時候若是能把劉觀驚動了同太子朱瞻基一同下來,那才是斬草除根!

第十四卷 定乾坤 第021章 只一個等字

南京應天府學在貢院街正中,隔壁就是南直隸貢院。應天府學教授不過從九品,因舉薦得了這個位子,卻是並無功名,但學問文章倒很是紮實。這天他率著訓導和其他學官在門口迎了張越這個應天府丞入內,陪著四下裡轉了一圈,又呈上了月考的厚厚評卷。

張越隨便翻了幾張紙,見字跡無不是方正有力的沈體,心中不禁嘆了口氣,再看那些文章多半是經義透徹卻空無一物,他自是沒多大勁頭。儘管有心說兩句,但見這些教授訓導個個都是五十開外鬢髮斑白的年紀,他自忖初來乍到,也就把滿腹的話壓了下去,只欣然點頭道:“江南文華重地,每逢會試,金榜題名者不知凡幾,還請諸位今後教匯出更多才俊來。”

他不過是隨口說上一句客套話,但下頭的眾人卻俱是欣欣然。在他們看來,應天府學既然曾經是天子腳下,自然在南直隸乃是頭一份的。於是,一個老訓導就捋著鬍鬚笑道:“張大人放心,這府學的生員每月一小考一年一大考,但凡不用心的都早早開革了出去。俗話說頭懸梁錐刺股,只要人人發奮苦讀,等到後年鄉試時,必然能有上佳表現!”

此話一出,頓時人人附和,張越也點了點頭,心裡卻想著另外一件事。如今乃是官府儒學最盛的時期,民間書院在江南一帶雖零零落落有一些,聲勢卻遠遠不及這些官學。他掌管應天府學,倒是可以把自家族學那些學生拉到這裡兩相印證,但這種動靜卻實在是太大了,因此他先讓陳夫子去帶他們拜訪那些江南的民間書院,順帶交流交流。倘若日後有機會,讓天下儒學學子都能夠多多往來走動,這倒是一件大好事。

由於張越年輕,聽過他名聲的那幾個教授訓導原本還擔心他銳意十足指手畫腳,如今見他聽得多說得少,擺足了一副謙遜態度,他們自是鬆了一口氣。於是,當張越提到想讓李國修和芮一祥兩人在這裡旁聽一個月時,眾人都是滿口答應。

眼看已經是快晌午了,張越被幾個老夫子盛情挽留,不得已留在這裡用了午飯。等到離開應天府學時,他忖度衙門那邊沒什麼要緊事,再加上心裡還有些想不透徹的地方,便索性帶著幾個隨從在街上轉轉。

如今雖說過了正月頭幾天,但不久又是元宵節,因此大街上還沉浸在過節的氣氛之中,偶爾還有小孩子在放鞭炮。看到那些孩子拍手叫嚷笑得極其開心,張越忍不住想到了自個留在京城的女兒,心中不禁思念得緊。由於此次出京就是接近臘月,路上來回麻煩,再加上父親張倬早吩咐過,他就沒有再費神讓人送節禮回去。只在前兩天讓人捎帶了一些禮物給英國公張輔,其中便夾雜著朱瞻基要的東西,同時還有關於下番官軍的措置。

“張老弟!”

聽到這聲音,張越就停下了馬,循聲望去,看見不遠處一個健碩漢子引馬而立,赫然是朱瞻基提過的那位府軍前衛魏指揮使,他連忙策馬靠近前去。別人叫得親熱,他便含笑點頭道:“魏兄回來了?我前些天上門拜訪,聽說你出城練兵去了,於是只給嫂夫人送了節禮。”

魏知奇如今是南京府軍前衛指揮使,聽著彷彿是平調,卻和從前在北京時的待遇大相徑庭。同是有府軍前衛四個字,那會兒他是皇太孫親信,不論賞賜還是祿米等等都是頭一份,上門巴結的人不知凡幾;如今他家卻是門庭冷落車馬稀,大過節的被攆出去練兵,這苦楚可想而知。此時聽張越這麼說,他連忙打蛇隨棍上。

“我都聽家裡人說了,難為這會兒你還記著我。”一面說一面指了指前頭說,“既然你之前撲了個空,眼下還早,索性到前頭我家裡坐坐如何?”

橫豎眼下無事,張越自不會有異議。等進了魏家那座狹窄的小宅院,到了正廳坐下,他便直截了當地說:“魏兄不必因為到了南京便覺得前途蹉跎,我前時來並不是自己一個人的意思,實是太子殿下讓我來瞧你一瞧。雖說這南京不比京城,魏兄還請放寬心,只一個等字,太子殿下不會忘了你。”

原本把張越請來,魏知奇只是想探聽訊息,順便訴訴苦衷,誰知道會聽到這樣一句出人意料的話。想到那位尊貴的皇太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