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部分(3 / 4)

小說:朱門風流 作者:知恩報恩

契,因此,杜綰看到張越說完話之後,就無意識地將兩隻手絞在一起,上上下下活動著手腕,便知道他是動了怒。儘管知道這會兒該出口相勸,但話到了嘴邊,想到王夫人的待人接物,她忍不住心裡暗歎。

如今朱高熾重建三公三孤,一則是為了賞那些已經無賞可賜的武官勳貴,二則是為了尊崇那些跟從他多年或者是能幫著他坐穩江山的部閣文臣,讓文武能夠分庭抗禮。太師乃是三公之首,但自從當初李善長之後,三公之位就廢除了,坐在這個位子上,英國公張輔束手束腳,很多事情都不好做。所以此次下江南,張越的處境何止比從前難一倍。

張越想著想著,眉頭不禁擰成了一個結。朱高熾的位子遠遠比當初的建文帝朱允文坐得穩當,假以時日,當了二十多年太子的他只要能夠繼續用眼下這些部閣大臣,也會是一個好皇帝——但是,沒有朱棣的魄力,卻只一味追求休養生息,那種繁榮更多的卻是虛假繁榮。赫赫有名的仁宣之治之後沒幾年就是土木堡之變,這其中或許有陰謀有詭計有巧合,卻何嘗不是那十年的後果?

“綰妹,咱們不在徐州多呆了,明天就上路。對了,你告訴李國修和芮一祥,把我之前讓他們做的文章交上來,我要親自看。”

見杜綰離去,張越端起桌子上的茶盞,輕輕吹了吹那滾燙的水。他的文章學問師承杜楨不假,但更多的是繼承了杜楨那種縝密卻又發散的思考方式。就如同當初他認為孔子一句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一樣,如今那些簡簡單單的事,也可以有多種理由。新君登基的一把把火已經夠旺了,其中有赦免建文舊臣的善政,也有推翻永樂政令的意氣,他能做的不是滅火,而是火中取栗!

第十四卷 定乾坤 第016章 傷心人別有懷抱(上)

張越在南京住了一年有餘,此後又曾經因為巡查糧倉事來過一回,對於這座六朝古都熟悉得很。隨行眾人中,除了出生北地的李國修芮一祥兩個少年看什麼都新鮮,頭一回南下的牛敢張布四個人也是沿途東張西望。其餘人多半都在這座繁華的都城住過一陣子,進城之後的反應自然是尋常。如今南京的居民比當年銳減了三分之一,街上瞧著竟有些空空蕩蕩。

一行人從江東門入城,張越便讓杜綰帶著其他人等先去宅子安頓,自己和孫翰分頭前往衙門。他帶了牛敢和張布順著江東門大街一路直行,穿過好幾條縱向巷子,遠遠就看到了一座上書忠廉二字的木質牌樓,立刻快馬加鞭奔了過去,疾馳了一箭之地便躍下了馬來。

應天府衙坐落在西樓牌坊中段,緊挨著府東街,兩邊都有牌樓,張越剛剛經過的就是西牌樓。進了府衙正門便是三丈長的大照壁,上刻江牙海水及蓮花圖案。如今已至年關,大堂空閒了下來,因此引路的衙役直接把張越帶到了二堂。這一路上,張布牛敢東張西望,見這府衙氣象森嚴屋舍無數,都忍不住暗地咂舌,心想就連京師的兵部衙門和禮部衙門也比不上這般景象,及至聽說這裡裡外外共有兩百餘間房舍,兩人就更訝異了。

“永樂十八年先帝遷都,從南京調了將近三萬民匠充實北京,如今這南京卻是冷清多了,咱們府衙也不像從前那麼繁忙。”

如今的應天府尹章旭昔日曾經是張倬的上司,因此張越拜見之後,他便笑著召集了其他屬官各來相見,又親自領人在府衙之中轉了一圈。由於張倬曾經當過一陣子江寧知縣,之後又升任應天府治中,如今張越來此地上任,恰是給人一種父去子繼的感覺。

張倬當初任職時不攬權不爭權,為人恬淡,上司同僚都相處得好,而應天府向來人事變動不大,如今上下官員和當初幾乎沒什麼變化,因此對於這個昔日同僚之子,眾人自是客客氣氣。而即便是年紀最大的幾個老官員,也不會在這時候倚老賣老。

府丞僅次於府尹,高於治中和通判,即便張越年輕,那也是上司!

等到了二堂後頭的官舍,章旭就轉頭笑道:“元節老弟,這後頭便是府衙官舍,除了我之外,何治中羅通判等等也都住在裡頭。我已經讓人去騰挪幾間屋子……”

聽得官舍二字,張越就快速掃了一眼旁邊的幾個同僚,見人人都是面露異色,曾經當過正印官的他自然明白是怎麼回事——府衙雖說屋子多,但屬官也多,尤其是如今的應天府。府尹這個正印官佔的是最多最好的屋子,剩下的幾個佐貳官這麼一分,剩下的屋子自然是緊緊巴巴,如今儘管是府丞出缺才由他遞補,但指不定人走了屋子就給人佔了。

因此,不等章旭說完,他便笑道:“這大過年的,哪有讓人騰屋子的道理?當初家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