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知道屬下不敢貿然剋扣。他仍是招來專管詔獄事,又是自個心腹的劉百戶,沉聲囑咐道:“雖然是欽犯,但一應供給不要慢待,畢竟曾經是皇上在東宮時的舊人了。”
“大人放心,小的理會得,總得為將來留著地步。想當初這兒關了將近十年的兩位,一出去不久就是大學士,又入了閣。”
聽這傢伙這樣曲解自己的心思,房陵也不解釋,又囑咐了幾句,隨即就帶著人例行親自巡視詔獄。當看到新關進來的戴綸林長懋恰是在於謙隔壁的時候,他不禁停了一停。
無論官職大小,在這詔獄中的牢房都是一模一樣猶如鴿子籠似的小間,絕無一間房關兩人的情形。按照洪武年間的舊規,但凡詔獄犯人不許通話不許傳遞訊息,若是關上幾年,出來之後往往是連話都不會說。而到了永樂年間,由於朱棣將人下獄少的只有十天半個月,多的卻長達十年八年,紀綱被誅袁方上臺之後,對這一條就放得寬了。左右隔壁若是相識同僚,也能扶著木柵欄隔著磚牆交談幾句,偶爾傳看各自寫的文章筆記等等,也並不禁絕。
因此,看到于謙狹小的牢房中只點著燈在看書,他不禁想起了這詔獄中的傳奇人物楊溥。再看看戴綸和林長懋都是靠著牆壁閉目養神。思及兩人都已經革職,他就溫言道:“戴先生和林先生若是需要什麼書,但請吩咐獄卒,只要是不犯禁,自然當週全。”
戴綸林長懋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