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部分(3 / 4)

小說:朱門風流 作者:知恩報恩

隨即就背手往前走,張越自是緊隨其後。從順天府街出來上了安定門大街,來來往往的人就多了,大街上車馬絡繹不絕,沿街甚至還有各式攤販的叫賣聲。這時候,隨侍的錦衣衛和東廠人等全都是提起了心。前後左右護得嚴嚴實實,唯恐有人驚了聖駕。就在這時候,朱瞻基突然停下步子,見張越也愕然止步,他就放低了聲音。

“我有意十月巡邊,你覺得如何?”

這是張越還沒回來之前就已經在朝堂上提過的一條,只是後來再沒了下文,此時再聽到此語,他雖有些意外,但細細一思量,便明白了皇帝的心意。一來是向武臣表示不廢武的決心,二來是向文官顯示皇帝的獨斷權威,三來則是震懾近年來故態復萌的阿魯臺等韃虜。躊躇片刻,他便直截了當地問道:“隨扈大軍幾何?”

“三千精兵足矣!”看到張越臉色一下子變了,朱瞻基這才笑道,“京營選精兵三千,再從京衛之中選銳卒萬五,這就夠了。英國公自然會跟著,再加上陽武侯等等,足可保不失。再說,如今北邊瓦剌韃靼年年打仗,自家還有窩裡反,兀良哈人也翻不出什麼太大的風浪。朕倒是期待他們縱軍來犯,少不得給他們一個大教訓!”

原本還顧忌到微服在外,一直都是自稱我,這會兒突然冒出了一個朕字,朱瞻基自然而然便流露出了帝王的氣勢。張越聽到並不是真的只帶三千人隨行,心裡盤算了一下喜峰口等地以及大寧和會州的駐軍,最後就點了點頭。

“若只是巡邊。帶這些人自然也就夠用了。不過,只要是北邊韃子聰明的話,絕不會貿然進犯,皇上要藉此練兵恐怕是難能。若是主動出擊,如太宗皇帝的數次北征,耗費錢糧實在是太大,窮蹙凍餓而死計程車卒不在少數。但若是隻是築堡防範,久而久之邊關也難保不會武備鬆弛。這中間的度,著實難以把握。”

“朕便是要找出這個度來!”

朱瞻基斬釘截鐵地撂下一句話,旋即腦海裡又轉過了一個念頭。寬恤的詔令下達之後,朝中一度為之譁然,但民間卻是好評如潮,只是,他不得不顧慮的是,風評再好,寫史書雜記的終究是文人,也不能一味嚴苛。因此,這些天,他在心裡也多有思量,只是還沒想透徹。

冷不丁瞧見路邊有一個茶館,他便轉頭對張越問道:“走累了,陪我去裡頭坐著說話。”

皇帝這麼一說不打緊,周遭的眾人全都嚇了個半死。由於朱瞻基每次出來都是臨時起意。更不會提前說到哪去,帶的又總是他們這些人,所以人人都擔心出現什麼萬一。宮裡那些大佬由於太扎眼,朱瞻基一個也沒讓跟著,可他們卻都是接了死命令的,誰知道這小飯館的吃食乾淨不乾淨,裡頭人會不會認出皇帝由是圖謀不軌?

於是,一眾人等全都拿眼睛去看張越,希冀這位剛剛趕過來的小張大人能拉扯他們一把。而張越自然知道這些人身負重責不敢怠慢,就是他自己,也不敢帶著皇帝去吃那些說不準的東西。少不得趕緊在心裡想法子。正尋思間,他就聽到背後傳來了一個又驚又喜的嚷嚷。

“張世兄!”

身穿便服又身處眾多護衛中間,張越實沒料到這裡還有人能認出自己,聞聲連忙回頭,一看清那下馬笑呵呵要走過來的人,頓時愣了一愣,見朱瞻基看了過來,他只得低聲解釋道:“是楊閣老的長子。”

“就是你提過的那個楊稷?”朱瞻基打量著那酷似楊士奇的青年,心念一轉就說道,“你去把人帶過來我瞧瞧,就說我是陳留郡主的侄兒,開啟封過來看她的。”

張越瞧見楊稷被幾個護衛死死攔在外頭,正在氣惱地說著什麼,乍聽見皇帝的這番託詞,頓時啞然失笑。只這也是實話,他便一點頭走了過去,對那兩個虎背熊腰的護衛說道:“這是楊閣老家的長公子,不是什麼身份不明的閒雜人,大公子說了,不用攔著。”

儘管父親楊士奇貴為少傅兵部尚書兼華蓋殿大學士,但楊稷至今仍是白身,連一個監生的名頭都沒有,因此剛剛被人死死攔著,他未免心中有些不快,見張越親自過來呵斥了人,他這才往裡頭瞅了一眼,隨即揉著手腕抱怨道:“張世兄這是和誰在一塊,那麼大排場?”

“那是陳留郡主的侄兒,頂尖的龍子鳳孫,郡主輾轉讓內子託我帶著他在京城逛逛,我自然也只能瞅著午休的空帶人四處走走。”見楊稷聽得直咂舌,他便知道這位並不明白如今的親藩只是表面尊貴,但也生怕楊稷說出什麼過頭話,提醒了兩句之後,這才把人引到了朱瞻基面前,“這便是朱大公子。”

楊稷先是深深一揖,但又摸不透是否要跪拜。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