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到京城,早就知道這位樣樣講究最好奢華的豪門貴胄骨子裡是什麼樣的人,因此聽到這一席侃侃而談,他並不感到驚訝。此時此刻,他也沒理會正和朱勇說話的沐斌,走遠幾步隨手招了個順天府署派的小吏過來,詢問之後,知道這附近一大片地都是官府所屬,並無其他房契地契之類的麻煩,心裡就已經決定了。
“回去之後,讓工部的人派工匠來營造吧。”
朱勇正對沐斌說京師水深,不要一味強幹,看到張越走過來,隨即又說了這麼一句,他就把其他的心思暫且丟開了去,上前說道:“那好,地方就選在這裡。我和其他幾個都督商量過了,這武學由五軍都督府各掌府都督每月朔日巡視一次,以便獎優汰劣。”
聽著是好事,但如今張越人在兵部,就不得不顧忌同僚的想法,因此略一思忖就搖搖頭道:“獎優汰劣是應當的,但也不能全由五府。這樣,五府都督每月朔日巡視,兵部部堂每月望日考選,若有被武學斥退的,即行革除所要承襲的軍職。”
雖張越只肯答應由五府都督巡視,兵部還要派人考選,但只能管帶兵不能管升調世襲事宜的五府能夠爭取到這樣的職權,朱勇思忖回去也能應付得了,就答應了。但聽到被武學斥退就要革除軍職,他立時大搖其頭。
“即行革除軍職是不是太嚴厲了一些?畢竟不少是在家裡嬌生慣養的,要習慣這兒的教導總得需要一段時間,再說了,這懲罰也是為了讓他們能夠練好武藝,不是為了把人往外趕的。”見張越似笑非笑地看著自己,他不禁嘆了一口氣,“我知道,那些出身貧寒卻學不上武藝的軍官子弟有了這機會,必定會力爭上游,可你也不能太一視同仁了。這樣,一次犯錯,一天不給吃飯,二次犯錯,軍棍二十,三次……三次就革退吧。”
初犯不給吃飯?
張越不禁想起了清朝似乎有把生病阿哥關空屋子敗火的習俗,頓時哂然一笑:“這武學之中罰不許吃飯,未免太過兒戲了些。初犯軍棍十,再犯軍棍二十,三次軍棍三十而後革退。須知國子監的繩愆廳教訓儒生都用的是小竹板,這武學生自然沒有經受不起軍棍的道理。”
沐斌剛剛還和朱勇侃侃而談,這會兒兩人這個搖頭之後那個又緊跟著搖頭,來回扯皮拉鋸,他就立時站在那裡不做聲了,心中卻有些羨慕。畢竟,父親沐晟雖然鎮守雲南,軍中上下的升調卻並不能完全一語決之,要緊的任命也得兵部和五府點頭。如今朱勇掌中軍都督府,張越幾乎權握兵部,他雖貴為黔國公世子,但還插不進這兩人之中去。
除非他日後繼承黔國公爵位,或是在這京中打出一片天地來,否則他這個世子在別人眼中就不過是可以攀附的貴人,而不是權貴!
“那就說定了,都督以下的武官,要承襲武職,必得在武學中考核合格,而後透過兵部比試。我回去就讓武選司擬定出相應規程來,一樣一樣都定下考核標準,如今試行的時候可以稍稍放寬,但日後會恢復到洪武年時的標準。至於都督以上,還請世叔和諸位老大人們商量商量,看看我的意見可行不可行。勳貴要想如永樂朝那樣說一句算一句,便得在子弟身上下功夫。”
朱勇看著張越,心頭不禁一凜。勳貴子弟十五歲以上二十歲以下悉入武學操練武藝,待年滿二十方才入國子監,這是一條鍛鍊人的坦途,但同樣也是一條刷下人的險路!
第十七卷 兒孫福 第032章 秋風不是那麼好打的
自從顧氏聽張輔之詞。舉家從開封老家搬遷到了京師,開封的張氏族人陸陸續續也有不少遷到京師居住。一來族中兩家顯貴都在這兒,也能有個照應,為兒女求出身更方便,二來也怕開封換了地方官,瞅著張氏一族最顯貴的一支遷走,未必會看顧其餘人。所以,仍然留在開封的張氏族人大多是旁支偏房,不是靠幾畝薄田過活,就是做點小本生意。
張家如此,顧家就更加不堪了。自從顧氏的兄弟,也就是顧家那位老太爺過世之後,顧家人為了爭奪土地房產,差點沒打破了頭,到最後一家人四分五裂,財產田地鋪子全都給一群猶如惡狼般的兒孫瓜分了一個乾淨。自然,顧彬的父親只拿到了二十畝貧瘠的坡地,就連這麼一丁點財產,也在他們一家遷到京城之後給族人侵吞了去。只如今數年過去,坐吃山空的顧家長房漸漸難以為繼,於是就想到了京裡的顧彬和那家顯貴的姻親。
於是。顧家長房長孫顧林帶了兩個小廝,裝了一船不值錢的土產,打著送年禮的名義進了京城。畢竟是顧家人,他自然先打聽了顧彬的宅子,一大早就找了過去。站在外頭一看,他心裡就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