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部分(2 / 4)

小說:朱門風流 作者:知恩報恩

如今錦衣衛大事都是由回到京師的東廠督主陸豐主持。但這兩天他據說是中暑脫水,根本沒有到東廠和錦衣衛視事。就是因為如此,我才覺得事情著實有些古怪蹊蹺,所以趁著下午有些空閒,特意請了幾個時辰的假到你這裡來。宜山,勉仁幼孜不在,我實在沒人商量,還請你幫我參謀參謀。”

就這麼寥寥幾句話,杜楨自然不可能立刻有什麼反應,於是少不得仔仔細細問了一大堆。楊士奇也極有耐心,事無鉅細地說了小半個時辰,眼見這個面冷心熱的朋友坐在那裡按著眉心冥思苦想,他的心中不禁生出了幾分歉然。但等到對面的人抬起頭,若有所思地說出了一番話,他立時倍加留心。

“事若反常必有妖,若是依照你說的這些,有人興風作浪是一定的。問題是,這不比從前那一次的單純挑撥離間,而且總覺著不像是單純一撥人的手筆,而像是兩撥人硬生生捏合在一塊的結果。北征前運後運都有專人負責,民夫若有逃亡等等,也該是有總督官負責,和太子殿下無關,但那封信就不一樣了。士奇,你得做好最壞的打算才行,這樣……”

漢趙合流!雖說杜楨沒有捅破那一層窗戶紙,但一句句聽下來,楊士奇何等聰明的人,心裡登時跳出了這樣一個念頭。至於這兩家如何合流的,他根本沒工夫考慮,只是一個勁地順著話頭思量那些後果。要知道,當初趙王之所以能造出那樣的逆謀,在於其在北京一經營就是十幾年,如今雖尚未完全開釋,可已經不禁出府走動,只是不許入宮而已。而趙王府在北京地面上的真正勢力,恐怕得重新估量才行。

坐不下去的楊士奇匆匆起身告辭離開,而杜楨也沒有挽留。坐在主位上摩挲著下巴想了好一會兒,他不禁擔心起了尚在軍中的皇帝。就算曾經是馳騁無敵的勇士,但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六十出頭的天子親自出徵,若有萬一則天下震動。從這一條來說,夏原吉等人的進諫何等正確!

第十二卷 陰陽河 第018章 好事成雙仍不夠,使君可得丈人眼

張家此前已經迎娶了三個孫媳婦,如今這一次恰逢北征,未來的新郎官又只是個尚未出仕的監生,彷彿並不應該引人注目。然而,這是武安侯衚衕中緊貼著的兩戶人家結親,一方是侯爵么女,一方是張家長房長孫,小定大定的那些個定禮就晃花了不少人的眼,而十幾日後從武安侯府送出去的嫁妝更是讓無數人為之驚歎,於是自然引來了眾多關注。

由於這是兩家長輩早就談妥的,洞悉暗地裡早就預備齊全了,因此如今雖說趕著時間,卻也不顯得倉促,一應規程都是一絲不差,就連早先完全被矇在鼓裡的張姨娘也漸漸死了心。如此大動干戈,哪怕真是正房夫人有意瞞著鄭亨做主,這婚事也已經成了定局。

女兒鄭芳菲如今只有十四歲,這婚事她也不知道悄悄試探過鄭亨多少回,每次鄭亨都是笑呵呵地說必定會選一門頂好的親事,她也不知道把京師那些適齡的勳貴子弟數了多少遍,可萬萬沒想到最後竟是落到了張家。

張家的門頭自然是不弱,可得了爵位的是二房,她未來女婿的父親才剛剛從交趾回來,只是那麼一個不起眼的順天府丞。別說和張家二房相比,就連三房如今也更顯眼些。要是那家老太太還能有十年八年的壽數也就罷了,但那已經是一棵轉眼間就要倒了的大樹!

這一位心裡挑挑揀揀不甚痛快,張家自然也有無數人關注著將來的長房長孫媳婦。因祖母的病和籌辦婚事,張赳一口氣向國子監請了兩個月的假。只是婚事在即,他更多的時間卻是猶如衣架子似的被人擺弄來擺弄去,偏偏都是長輩違逆不得。這天難得有閒暇,他實在是受不了,乾脆帶著兩個隨從悄悄出了家門,溜到了西牌樓巷找方敬訴苦。

“我才見過那位姑娘一回,要早知道祖母就是挑中的她,我去年上武安侯家拜年的時候怎麼也得看個仔細。我只記得那是個臉上一團稚氣的孩子,別的什麼印象都沒有……聽說她是武安侯捧在手心裡的千金,我只是個監生……哎,我可不想娶個借孃家勢壓人的悍婦!”

方敬的個頭去年到今年又猛竄了大半個頭,竟是和張赳差不多高,此時看見這位生來便是天驕子的好友皺著個臉唉聲嘆氣,忍不住笑道:“老太太那麼精明的人,又那麼疼你,怎麼會選個性情品格不好的人給你作媳婦?張四哥就放一萬個心好了,你家裡指不定看過人家多少回了,只是沒告訴你而已。男人總要成親的,就是萬大哥,還不是有了心上人?”

“希望如此……”

張赳心中沉甸甸的大石頭卻始終沒有放下。他對於身邊的丫頭素來是不在意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