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部分(2 / 4)

小說:朱門風流 作者:知恩報恩

張信箋,看清楚那上頭彷彿是力透紙背的幾行字,饒是她已經久經滄海,臉上也一下子好似發了燒一般。

“綰妹吾妻,昨晚聞之靜官所告訊息,喜不自勝,奈何斯時事急,唯有坐衙待命。如今諸事已畢,暫不得歸家,唯有寄青鳥傳書,望妻好自珍重,諸事付之家翁即可。又,家中青梅未熟,隨信附八珍坊特製鹽漬梅,請君品嚐。”

倘若不是旁邊還有王夫人在,杜綰只怕會笑出聲來,可這會兒卻是尷尬不已,心裡大是悔恨自己看都沒看就請王夫人一塊瞧著,還以為是什麼外頭了不得的大事,當即竟是連頭也不敢抬。讓她沒想到的是,王夫人看完之後卻不曾取笑她,而是徑直對崔媽媽說道:“越哥的信上說還捎帶了其他東西,怎的不一塊取來?”

“那東西太重,幾個粗使婆子正搬著,可是好大一口箱子……”

聽到這話,杜綰再也沒心思聽崔媽媽說下去了,連忙含含糊糊打發了人出去,唯恐她一個不好說出什麼更嚇人的來——送鹽漬梅還有不用罐子用箱子的?等崔媽媽一走,她就搶先對王夫人說:“大伯孃,他雖是官當得這麼大,有時候偏會胡鬧,家裡人都習慣了……肯定是靜官昨天在信上對他爹說了些什麼,都怪我不曾仔細看著。”

“這算什麼胡鬧,他還年輕呢,夫妻之間總不能時時刻刻如對大賓不是?好了好了,我又不笑話你,別耷拉著腦袋,你公公都已經瞧見了。”

王夫人面上說笑,心裡卻有些悵惘。張輔年輕時正逢靖難,也會從戰場上捎信回來,可都是說打了多少勝仗殺了多少敵人立了多少戰功,從來避開自己受傷的事不提,但那些信她現在還壓在箱子底下。想來情不同理同,世上夫妻本就是一樣的。

戲謔了一番,兩人自然而然就說起了正事。王夫人本就不是隻為了探視懷孕的杜綰而來的,先是說起小書院復課之後,朱勇會暫時派兵保護武安侯衚衕和隔壁的門樓衚衕所在的明玉坊和漕西坊,隨即就說道:“我知道你們大約有事和我商量,我也是想著這幾天家裡多事,大祭又只有半個月不到了,所以把孩子們都送來,免得照顧不到。你既然懷孕了,我就不得不偏勞你母親了,正好讓菁丫頭管家。之前要不是為了防出事,也不會讓她到我那裡住著,畢竟,你們這兒不好養那麼多家將家丁,比不上英國公園防衛森嚴。”

杜綰這才明白王夫人彷彿是搬家的這麼一遭從何而來,一笑過後就正色道:“今天找藉口請大伯孃過來,是我有件事想問。我聽說府裡那位身懷六甲的吳姨娘有心疾,可有此事?”

王夫人如今有兒有女,但知道子孫滿堂素來是張輔的願望,因而那位吳姨娘一診出身孕,她便立時派了妥當媽媽看著,誰料半個月前竟診出了嚴重的心疾。心中不安的她自是立時尋訪名醫,就在棉甲風波的那一日總算是請到了,人在府中住了幾日,如今吳姨娘的心疾大有好轉。因這事並不是秘密,她也沒什麼好隱瞞的,當即點了點頭。

“是有這事,還是成國公夫人薦的,聽說是早些時候心口疼,被他治好了,京城王公貴戚也有不少請他看過病的,所以才下帖子請著了他。如今何大夫已經把人調治得差不多了,結果今天一大早的時候,成國公竟是親自來請,說是家裡有人犯病,我尋思人好了,藥方也留下了,就重謝了那位何大夫。”

張布前天晚上就捎回了太后心疾的訊息——自然,那是張越用蠟印封口的秘書——所以,杜綰在昨晚上又得了新一輪的節略之後,不免注意到了這一條。如今王夫人這麼說,她卻並沒有釋然,而是覺得更加狐疑。

算算時間,成國公朱勇應當是知道了太后病倒,於是既然有這麼個善於調治心疾的大夫,自然要往上頭推薦的。可這麼巧太后突發心疾之前不久,這樣一個善於此類疾病的大夫就突然冒了出來,實在是殊為可疑。想到這裡,她就往前坐了坐,又問道:“大伯孃,勞你再仔細想一想,他治好的病人還有哪幾個?或者說,最早說他治心疾拿手的是哪一個?”

“這……”儘管王夫人素來是精明人,這個問題卻是難為煞了她,思來想去,她方才不太確定地說,“最初我彷彿聽武定侯夫人提過……對了,成國公夫人還說過,越王妃襄王妃也請這位何大夫瞧過病,端的是國手!”

第十七卷 兒孫福 第064章 京師無大事

儘管太醫院號稱是雲集天下名醫。但民間自有隱逸國手,卻是未必人人都看得上那個太醫院的御醫頭銜。於是,當三個御醫在仁壽宮一再用藥,張太后的病卻仍然沒有什麼起色之後,無論是朱寧和範弘金英都捱不住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