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部分(3 / 4)

小說:朱門風流 作者:知恩報恩

照例又走讀那些都察院御史上的題奏。原本這都走過場,可自從前些天來,已經是人人自危。當好些個朝官都遭受到了嚴厲申飭甚至於罰俸的時候,金水橋畔就只見一溜耷拉下的腦袋。

雖說風流罪過不算什麼大罪過,但如今畢竟是理學當道的年代,講究的是品行無暇,誰都怕這麼一個汙點記錄在檔案上,影響自己今後的升遷等等。而更多沒有被點到的人則是暗地慶幸,因為剛剛被點到的人都是屢犯,而他們只沾惹了一兩次兩三次的不在其中。只不過,看著那宣旨申飭的太監,仍是有不少人在心裡犯嘀咕。

據說,就連內閣的幾位老大人們,也去過演樂衚衕看歌舞一一自然不常見就走了一一可是,那宣旨的太監別看人模狗樣,卻是一輩子也沒法真正嚐到女人滋味,偏還能娶到美貌的宮女做夫人!這世道也太不公平了,他們這些窮京官,有幾個在身邊養得起家眷,難得尋個人在身邊伺候也犯法!

大佬們依舊是不動如山,畢竟,以行為不謹這種罪名,等閒是告不倒三品以上大員的,除非這位大員原本就失去了聖眷,或是做錯了什麼不可宣之於口的事。可是,緊跟著那宣讀的太監讀出的一份奏摺,卻讓他們也維持不住那淡然不驚的表情。

越王門下侵佔民田百頃,甚至逼凌平民致死?這種事情怎麼會事先不曾有訊息傳出來?

承受了無數道目光的通政使這會兒卻是垂頭緘默,心裡卻知道,那奏章送上來的時候,東廠和司禮監就已經有人在那兒等著,他只來得及謄抄了名字就不得不眼看著東西送上去了,哪裡知道里頭竟然是這般內容?雖說不知道究竟是否皇帝真的要動越王,可不管怎樣,有這般膽色的御史卻已經很可貴了。於是,自忖自己今年就該告老致仕的通政使彷彿沒看到那許多部堂大佬徵詢的目光,猶如睡著了一般。

如今的早朝上,各衙門都是選出聲音最洪亮的人到御前奏事;而朝廷釋出的旨意以及宣讀御史彈劾等等,也都是由嗓門最大的太監代勞。那些想昨日晚上趕出奏章,今日一大早上書彈劾把唾沫星子噴到人臉上的人,自然早就已經走過去式了。尚未有出色彈章的御史們看著佇列尾部的那個試御史,心中一面羨慕他的運氣,一面佩服他的膽色。可是,當聽到末尾那句“發現事有不遂,竟使人釹殺苦主”的時候,無數人倒吸一口涼氣。這麼說,竟是還險些在京城裡也鬧出人命來?

張越雖是當年執掌廣東布政司,但那會兒沒有學政,各省主持鄉試都是皇帝御點,那會兒不遠萬里趕到廣州的乃是沈粲。原本他是能留著看到底的,奈何後來被一道聖旨催逼到了交阯參贊軍務,硬生生錯過了鄉試。等到他之後趕到北京的時候,就連殿試也早早結束了。所以,對於出自廣東的那三個進士,他只是聽說過名字,人卻還是此前才見過的。

至於文章功底如何,他還是在沈粲那裡聽說過兩句。可此時此刻,那一篇洋洋灑灑的彈章卻讓他不住地點頭。此人並沒有什麼華麗的駢文辭藻,一字一句都很是紮實,句句都在點子上,光是文章便是讓人擊節讚歎的好文,更不用說因為胸中滿腔義憤,因而遣詞造句充滿了感情,自然不是那種只逮著雞毛蒜皮就大做文章的彈章可比。因而,當那太監終於讀完的時候,他倒是很想往那浩浩蕩蕩排班的末尾瞧上一眼。

他已經算是做足準備了,可真沒想到王府中人竟會如此橫晷,幸好楊稷的人反應快,又正好有東城兵馬司的人經過,否則就真的要出人命了!

御座上的朱瞻基面色顯得很平靜,但只有侍立在側的王瑾才知道,昨天晚上看到那奏摺時,皇帝的表情有多嚇人。區區一個苦主的死活,天子可以不在乎,畢竟這天下時時刻刻都有不平,身為天子並不是為了解決百姓的不平而存在的,但皇帝痛恨氣惱的,卻是光天化日之下,幾個王府家奴竟是敢不把朝廷命官放在眼裡,若不是有仗義百姓,若不是有東城兵馬司見機得快,這天子腳下便能鬧出一樁大案來,到時候盛世兩個字說出去還有誰信?

“事出重大,依律,所犯家奴由錦衣衛即行緝拿下獄徹查。”

只抓家奴不罪藩王,這是素來的老規矩了,因而朝臣們雖有彼此交換眼色,卻沒有一個人提出異議。可就在那個太監唸完這一句的時候,緊跟著上頭又傳來了皇帝那穩穩當當的聲音:“越王縱奴犯下如此重罪,著增加訓導兩名,令越王從訓導讀皇明祖訓!”

之前因為公主下降的事,各家王府和公主府都已經增加了王府教授和訓導等等講學官。這些官職以往也都是常設的,但畢竟品級相差懸殊,要真正督導卻是難能。可是,皇帝在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