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部分(2 / 4)

小說:朱門風流 作者:知恩報恩

張越自然覺得高興。可此時聽到這一說,他不禁訥訥說道:“爹爹這又是何必,哪怕不是什麼實權要職,也可以先接下來,畢竟您也是正兒八經考中的進士,之前也做過縣令這樣的正印官。”

“我志本不在此,當初不過是想爭一口氣,但既然有你,我何必非得佔著那幾個有數的位子?二品三品的位子統共才有多少,難不成我也放一個布政使?好了好了,你是我兒子,應該知道我那點想頭。這次我到廣州之前,早派了兩個精幹管事來這裡打理產業生意,你若是用錢,不拘多少儘管去取。其實我來這裡也是你袁伯伯的意思,京師雖好,我也不能一直窩在家裡養病,還不如到這裡來,好歹是上陣父子兵,不必在遠方看著你忙活。”

廣東乃是極南之地,縱使皇帝亦是鞭長莫及,因此張越上任以來一直是小心翼翼,可謂是走在那一根不偏不倚的獨木橋上。本地錦衣衛指望不上,而袁方的眼線幾乎都在北京南京之間的那一片中原之地,張輔的名頭在這裡也不好用,他這個布政使調動不了一兵一卒。所以此前他做事再不像從前那般激進,那般毫無顧忌。正因為如此,他更覺得父親來得及時。

“爹爹既然這麼說,可就別怪我這個做兒子的隨便差遣您。如今廣東夏稅已完,市面上糧食卻很有些不足。此事我已經有些計較,只當初連生連虎留在京師照料族學和莊子,老彭雖說外粗內細,可和有些人打交道卻還是不適合,得勞動您派人和一些商行聯絡。眼下已經到了用飯的時候,晚飯後您到我書房詳談如何?對了,還有一件事忘了對您說,劉師傅他們的船正好停在廣州港,此前還幫了老大的忙。”

“哦,老劉也在?”張倬聞言頓時笑著點了點頭,“好,既有他回來了,我也有個幫手。長夜漫漫,晚上咱們父子促膝長談,我倒要聽聽你的好章程。”

第十五卷 觀南海 第018章 雪上加霜和雪中送炭

此前廣東布政司衙門的一大幫屬官還擔心張越上任會奪去自個的權柄。影響自己的利益,事到如今,他們卻都欣喜來了一個官品最高聖眷最好足以扛責任的,眼下都是事無鉅細全都拿來呈報。一連幾天,眼看各縣夏稅徵收已經是初具眉目,眾人齊齊鬆了一口大氣。可就在這當口,來自大藤峽的一封軍文卻沉甸甸的擱在了大堂案頭。

“又要徵調軍糧四萬石?鎮遠侯究竟知不知道,咱們這兒的大水才剛剛退下去,不少地方的稻田直到如今還浸在水裡頭!”

夏稅不過八月,秋糧不過二月,這是朝廷歷來稅賦的規矩。廣東是南方,習慣上自然是以稻米為主食,麵食為輔,於是在耕種土地上頭也是稻遠遠多於麥。由於此前的颶風暴雨影響的並不是全境,五千餘石的夏稅麥子在緊急核查之後,最終還是成功湊齊,但明年秋糧的百萬石米卻是大受影響,因為廣州府肇慶府不少州縣的稻田都泡在了水裡。

偏生在這種節骨眼上,糧行的米價卻是越走越高,官府糧倉由於所存不多,竟是沒法平抑糧價。倘若再徵調軍糧。也就意味著廣州府和肇慶府兩地的糧倉不但全得掏空,而且鄰近各州府全得把家底拿出來。

狠狠瞪了那個忿忿不平拍桌子的參議一眼,左參政徐濤便轉頭看著張越,字斟句酌地說:“大人,此事可否與鎮遠侯通融一二?”

見一大幫屬官全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張越不禁又好氣又好笑。這幫傢伙當初各管一攤子,恨不得他什麼都不沾手,如今卻是早請示晚報告,全都換了一副嘴臉。如今這一句問得更是絕妙——不就是因為頭一代鎮遠侯顧成乃是靖難功臣,顧興祖乃是顧成的孫兒,想讓他藉著自個家一公一伯之威,想去壓人家一壓麼?

這幫人也不想想,顧家從洪武年間就開始鎮貴州,之後雖降朱棣,卻只是輔世子朱高熾守北平,封鎮遠侯只是酬守城之功以及洪武時定貴州的功勞。顧家雖說比不上永鎮雲南的沐家,但顧成的一堆兒子全都是在雲南為軍官,如今的鎮遠侯顧興祖永樂十三年襲封侯爵,之後也一直鎮守貴州,根本不看京城大佬的臉色。據他所知,廣西不僅是大藤峽蠻族叛亂,還有民間覃公旺等百姓聚眾叛亂。這種緊急軍情,軍糧若有延誤,誰來承擔?

“此事是戶部行文徵發,並不單單是鎮遠侯的軍令,各位需得弄清楚了。”

一時間,四周鴉雀無聲。最初提出那提議的徐濤更是暗自後悔。既然沒有什麼可反駁反對的,一時間一眾參政參議紛紛揖手告退。然而,如今帶病出來辦事的右布政使項少淵卻沒有走,而是站起身緩緩走了過來,對張越輕聲說:“張大人,軍糧一旦調運,糧倉就無餘糧,此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