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新巴庫特別區的一部分。
這個決定引起了突尼西亞國王的強烈反對,但在法國政府軟硬兼施的逼迫之下,國王納賽爾被迫屈服,承認了新巴庫特別行政區的存在。
法屬北非三國的歷史至此面目全非,因為新巴庫特別區的存在,突尼西亞被攔腰截成兩段,分為南北兩部分。而原本屬於阿爾及利亞的大片沙漠油田,都成為新巴庫特別區的一部分,歸屬秦致遠管轄。
為了能更好的提高效率,加貝斯灣的傑爾巴島上,一個超大型的煉油廠正在動工。這個煉油廠就不可能是僅屬於秦致遠和老雷諾所有,法國政府佔據了四成的份額,秦致遠和老雷諾瓜分了剩下的六成。
既然是和法國政府合作,那就沒有必要再尋找其他的合作伙伴,法國政府的威懾力已經足夠。
於是秦致遠的任務又多了一項,那就是原住民的遷徙。為了保證石油通道的暢通,新巴庫特別行政內的所有原住民必須遷出,法國政府將給予財政補貼,讓他們在其他地方重新安家。
這肯定會導致原住民的強烈反對,並不是這些原住民不想要這些錢,而是有人在推波助瀾,故意從中作梗。
對於這樣的人,秦致遠就沒有什麼好說的,直接調過來一個團的塞內加爾士兵,對新巴庫特別行政區內的所有原住民進行強制性搬遷。
看上去,這很像是20世紀初的拆遷隊。
331 諷刺
荷蘭這個國家和英、法兩國都有很深的淵源。
在曾經的歷史上,自從“海上馬車伕”透過四次英荷戰爭淪為歐洲二流國家之後,荷蘭幾乎所有的政府和國王都是英、法扶植的。
目前荷蘭的國家領袖是威廉明娜女王,這位女王源自英國人扶植的威廉皇室,是一位荷蘭版的康熙,十歲繼位,十八歲親政。
還好,沒有發生流血事件。
荷蘭在世界大戰中“嚴守中立”,但當世界大戰進行到1917年底的時候,荷蘭人的“嚴守中立”也終於撐不住了。
在歐洲諸國之中,德國是荷蘭最大的貿易伙伴。荷蘭人和德國人的貿易額,佔據荷蘭對外貿易總額的三分之一。
世界大戰進入第三個年頭,荷蘭的國計民生已經舉步維艱,這個嚴重依賴海上貿易的國家,因為not的存在幾乎中斷了所有的對外貿易,工業原料的進出口幾乎完全停止,並且因為荷蘭為了預防德國可能的入侵而進行了總動員,荷蘭國內缺少技術工人,甚至缺少農夫,嚴重依賴海運的弊端幾乎是馬上就集中爆發。
not,是荷蘭和協約國簽訂的《海外協議》。透過這個協議,荷蘭成為唯一一個可以自由運輸食品、銅以及油料的非交戰國家。
但這些原料從美洲運到荷蘭並沒有任何作用,因為not同時禁止荷蘭與中歐強國的所有貿易,荷蘭人手裡有原料,但並不能變成國民需要的食品。
到1917年下半年,荷蘭國內發生了******,甚至激進的社會民主工黨因此發動了一場想效法俄羅斯的暴力革命,這次革命雖然僅僅持續了一天,卻也給荷蘭皇室敲響了警鐘。
為了應付日益艱難的局面,荷蘭人主動背棄not,透過瑞典向德國秘密出口銅礦石,同時默許德國走私船在荷蘭境內進行猖獗的貿易活動,籍此牟利。
這肯定瞞不住英國人,要知道,連荷蘭皇室都是英國人扶植的,英國對於荷蘭的滲透可想而知。
10月份,一支英國艦隊闖入荷蘭海域,在鹿特丹附近捕獲6艘德國走私船,荷蘭政府全面陷入被動。
與此同時,因為荷蘭人和協約國簽訂的not,德國人也對荷蘭人非常不滿,於是當德國人開始無限制潛艇戰之後,荷蘭人的商船同樣被列入打擊名單。
至十月份,荷蘭人損失了23萬噸船隻,這佔據荷蘭全部貨運能力的四分之一。
當十月份英國人在荷蘭海域抓獲德國走私船之後,英國人宣佈徵用所有在英國控制下的海外港口內停泊的荷蘭商船。
這真是雪上加霜!
更雪上加霜的是,荷蘭人的心頭肉、唯一的海外殖民地、荷蘭人能夠保持悠閒生活的最大保障荷屬東印度也出了問題。
10月底,因為天主教和婆羅洲本地宗教的針鋒相對,最終引發了一場流血衝突,在這場衝突中,100多名泗水原住民被打死,300多人負傷,使國際社會對於荷蘭能不能管理好荷屬東印度再次產生懷疑。
在這場衝突過程中,來自法國的“保護傘”公司起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