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可以用*加點蜜棗泡水喝,即香甜可口,又對腸胃有益。需要注意的是:同喝溫水一樣,如果剛吃飯,那麼也要等1~2小時後再飲用。
食綠色蔬菜
很多人在面對自己喜歡的飯菜時都吃得很多,或者在長久吃不到“大餐”後猛然“開葷”,以為這樣可以補充身體所需的各種營養成分。其實正相反,很多膳食纖維都在你的大魚大肉中流失了。因此要特別注意膳食纖維的補充,要多吃新鮮蔬菜,少吃肉,以補充足夠的纖維素。
進食粗糧
油膩吃多了,主食就要以粗糧為主,多喝粥和湯,比如小米粥、麵條湯、疙瘩湯等,不妨配點鹹菜。這些湯湯水水都具有良好的“清火”作用,讓早已“不堪重負”的脾胃得到休息調整。常言道“好吃不過餃子”,推薦食用素餡餃子,小麥粉擀出來的餃子皮含有豐富的纖維質,餡又包含多種蔬菜,再加上使用蒸、煮之類的烹調手法,自然不用擔心油脂,一舉多得。
另外一個調養的方法就是經絡按摩,以加強脾胃功能,促進消化,讓油膩儘快遠離身體!
揉中脘
首先找到胸部正中兩乳間膻中穴的位置,用力按下時可以感覺到下面是硬硬的胸骨,繼續向下循按,不遠處會感覺到胸骨的末端消失,中脘穴就位於這個位置與肚臍中央的中點處,剛好位於人體胃脘部。將掌根置於此,稍用力按下,輕輕揉動5~10分鐘,可促進消化,緩解胃脹胃痛症狀。
通胃經
屈膝,沿髕骨向下循按,可以清晰地摸到脛骨。距脛骨外側邊緣一中指寬處就是足陽明胃經小腿部的循行線。在這條線上,髕骨與髕骨下方的韌帶(髕韌帶)外側凹陷內是犢鼻穴,自犢鼻向下約一掌處(四指併攏為一掌),即為胃的下合穴足三里,再向下一掌為大腸的下合穴上巨虛,再向下一掌為小腸的下合穴下巨虛。便秘時,按壓上巨虛穴多有明顯的痠痛或刺痛感。。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二律 宜清淡(5)
通胃經,即通暢足陽明胃經小腿部氣血,可自犢鼻沿胃經循行線自上而下點按,反覆操作10次後換另外一條腿繼續治療。遇明顯痠痛或刺痛感處,不管是不是穴位所在,均要停留片刻,改點按為先點後揉,即用力點按10~15秒後,稍放鬆力量揉1分鐘,然後再繼續沿經脈向下點按。
通胃經,每日治療次數沒有限制,工作之餘、茶餘飯後,均可自助按揉,有助運化,促進吸收,排毒養顏,延年益壽。
點豐隆
取犢鼻至外踝尖的中點,旁開脛骨外側邊緣兩中指寬處即是豐隆穴。先用拇指用力點按豐隆約半分鐘,使區域性出現明顯酸脹感,然後稍松力,改點為揉,揉約一分鐘,重複點揉8~10次。有空時即可點揉,不拘時間。
2。 淡與鹹
根據這位領導的身體情況,我給他開了中藥處方,邊開邊繼續講道:“清淡是中醫飲食養生的重要原則,清對應著油,那麼淡就對應著鹹啦。”
飲食清淡,除了少吃油膩以外還應該減少鹽分的攝入。對很多中國人來說,一道菜中可以沒有醬油,沒有味精,但絕不能沒有鹽。然而,這些看起來“不鹹不淡”的問題,正悄悄危害著人們的健康。
2007年的一天,我回到父母家中吃晚飯,發覺菜餚的口味更加清淡了:“媽,您和爸爸吃菜的口味什麼時候這麼淡了?是不是因為我爸得高血壓,不讓吃鹽啦?”
“哪兒啊,呵呵,昨天居委會主任來咱家啦,給發了鹽勺,”母親走進廚房,回來時手裡多了一個白色塑膠小勺子,“這叫‘控鹽勺’,容量剛好是2克鹽。用這個來限制用鹽量,每天吃鹽多少就準確得多了。”
新聞連結
2007年,北京市政府向全市家庭分發了“控鹽勺”,其容量剛好是2克鹽。經過科學論證後表明,健康成年人每天鹽的攝入量不宜超過6克,其中包括透過各種途徑(醬油、鹹菜、味精等調味品)攝入鹽的量。也就是說,每天每個人攝入的食鹽量不應該超過3小勺。為什麼政府會採取這樣的行動呢?因為當時的調查顯示,北京市居民每天的食鹽攝入量高達13。 4克,而農村地區為16。 5克,均遠遠超過了推薦的適宜量。雖然各類報刊雜誌對過多攝取鹽分所造成的危害予以報道、說明,可多數人卻為追求口感而將忠告拋諸腦後,每日仍攝取8克乃至10克以上的鹽分,而且炒菜所用的鹽量,單靠肉眼確實難以控制。
近年來,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居高不下,高鹽分的飲食習慣可謂是罪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