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2 / 4)

還沒有一本帳簿。一個人的生養教育,父母化去的是多少物力和氣力呢,而青年男女,每每不知所終,誰也不加註意。區區時間,當然更不成什麼問題了,能活著弄弄毛筆的,或者倒是幸福也難說。

和我們中國一樣,一向用毛筆的,還有一個日本。然而在日本,毛筆幾乎絕跡了,代用的是鉛筆和墨水筆,連用這些筆的習字帖也很多。為什麼呢?就因為這便當,省時間。然而他們不怕“漏巵”②麼?不,他們自己來製造,而且還要運到中國來。

優良而非國貨的時候,中國禁用,日本仿造,這是兩國截然不同的地方。

九月三十日。

(原刊1933年10月1日《申報·自由談》,後收入《準風月談》)

①“非人磨墨墨磨人”蘇軾《次韻答舒教授觀餘所藏墨》:“非人磨墨墨磨人,瓶應未罄罍先恥。”

②“漏”酒器滲漏,這裡喻指好處讓外國人賺去。

看變戲法

我愛看“變戲法”。

他們是走江湖的,所以各處的戲法都一樣。為了斂錢,一定有兩種必要的東西:一隻黑熊,一個小孩子。

黑熊餓得真瘦,幾乎連動彈的力氣也快沒有了。自然,這是不能使它強壯的,因為一強壯,就不能駕馭。現在是半死不活,卻還要用鐵圈穿了鼻子,再用索子牽著做戲。有時給吃一點東西,是一小塊水泡的饅頭皮,但還將勺子擎得高高的,要它站起來,伸頭張嘴,許多工夫才得落肚,而變戲法的則因此集了一些錢。

這熊的來源,中國沒有人提到過。據西洋人的調查,說是從小時候,由山裡捉來的;大的不能用,因為一大,就總改不了野性。但雖是小的,也還須“訓練”,這“訓練”的方法,是“打”和“餓”;而後來,則是因虐待而死亡。我以為這話是的確的,我們看它還在活著做戲的時候,就癟得連熊氣息也沒有了,有些地方,竟稱之為“狗熊”,其被蔑視至於如此。

孩子在場面上也要吃苦,或者大人踏在他肚子上,或者將他的兩手扭過來,他就顯出很苦楚,很為難,很吃重的相貌,要看客解救。六個,五個,再四個,三個……而變戲法的就又集了一些錢。

他自然也曾經訓練過,這苦痛是裝出來的,和大人串通的勾當,不過也無礙於賺錢。

下午敲鑼開場,這樣的做到夜,收場,看客走散,有化了錢的,有終於不化錢的。

每當收場,我一面走,一面想:兩種生財傢伙,一種是要被虐待至死的,再尋幼小的來;一種是大了之後,另尋一個小孩子和一隻小熊,仍舊來變照樣的戲法。

事情真是簡單得很,想一下,就好像令人索然無味。然而我還是常常看。此外叫我看什麼呢,諸君?

十月一日。

(原刊1933年10月4日《申報·自由談》,後收入《準風月談》)

。。

雙十①懷古

——民國二二年看十九年秋

小引

要做“雙十”的循例的文章,首先必須找材料。找法有二,或從腦子裡,或從書本中。我用的是後一法。但是,翻完“描寫字典”,裡面無之;覓遍“文章作法”,其中也沒有。幸而“吉人自有天相”,竟在破紙堆裡尋出一卷東西來,是中華民國十九年十月三日到十日的上海各種大報小報的拔萃。去今已經整整的三個年頭了,剪貼著做什麼用的呢,自己已經記不清;莫非就給我今天做材料的麼,一定未必是。但是,“廢物利用”——既經檢出,就抄些目錄在這裡罷。不過為節省篇幅計,不再註明廣告,記事,電報之分,也略去了報紙的名目,因為那些文字,大抵是各報都有的。

看了什麼用呢?倒也說不出。倘若一定要我說,那就說是譬如看自己三年前的照相罷。

十月三日

江灣賽馬。

中國紅十字會籌募湖南遼西各省急振。

中央軍克陳留。

遼寧方面籌組副司令部。

禮縣土匪屠城。

六歲女孩受孕。

辛博森傷勢沉重。

汪精衛到太原。

盧興邦接洽投誠。

加派師旅入贛剿共。

裁厘展至明年一月。

墨西哥拒僑胞,五十六名返國。

墨索里尼提倡藝術。

譚延輳ч笫隆�

戰士社代社員徵婚。

十月四日

齊天大舞臺始創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