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災後重建
不得不說,楊大利的到來,確確實實改變了太多的事情,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偏離了原本的方向,呼籲救災的新聞釋出會提前了許多天,而本需要很久才能洩洪的太湖,七月二日在基洛夫和四旋翼運輸幫助下,通往長江和大海的河流上各個阻攔的洩洪閘被開啟,一些阻壩被成功的炸開,僅一天的功夫,太湖的水面就下降了0。06米,並且還在持續下降,災情開始緩解。
到了七月五日,太湖兩側各條支流也開始發揮作用,水位更是大幅度下降。
楊大利看了看山下已經露出的泥濘地面,看來這重建工作確實沒辦法立刻開始執行。雖然咱有城鎮中心,難不到咱,但是保密和遮掩方面還是需要好好計劃計劃的。
老婁和老丁現在肯定沒法動用,畢竟一個辦事處就兩個高層,拖拉機銷售和全國網點的鋪設這麼大的專案,已經把這倆人累壞了。那還得從外交院要人啊,其他的人不是戰士就是工程師,或者又是農民,經營這方面完全理不通,不過可以嘗試一下讓間諜管理公司,畢竟上次周杰說的那些關於經濟的問題,還是很吊的,先拉來幾個看看效果如何。
作為情報頭子的周杰,目前已經再次返回了莫斯科,同行的還有著一百名的下屬。楊大利當時覺得一百名已經很多了,沒曾想周杰卻說遠遠不夠,這讓楊大利十分的吃驚,怎麼可能?電影裡不都是一兩名就可以搞定麼。
周杰的解釋是,前期佈置情報線,需要人員偽裝成各類職業的線報人員,有可能是咖啡店的老闆,也有可能是服務員,有可能是酒店前臺,也有可能是警署高管,想要在一個國家佈置情報系統,至少需要兩千甚至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