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她們不在採藥隊的,只要家裡能騰出人手,都可以去的。
而且家裡公婆一聽說兒媳婦去燒飯,每天不用吃家裡的糧,還能往家賺錢。
哪怕平時不願意幫忙帶孫子孫女的老太太們,這會兒都主動攬下了照看孩子的差事。
就這樣,不出一會兒,都不需要楊若晴挪腳,就有人把其他婦人帶到了楊若晴的面前。
但這些帶過來的婦人,楊若晴也不是來一個就籤一個的。
前提是這個婦人看起來要幹整,不能蓬頭垢面髒兮兮,其次,這個婦人不能有傳染病那些。
關於這一點,也好判斷。
首先大家夥兒都是一個村的,誰是啥樣的,誰身上有些啥毛病,大家夥兒平時早就摸清楚了。
其次,那就是看一個人的精氣神。
精氣神代表了一切,所以一個時辰不到,楊若晴就點好了後勤女"兵"。
楊若晴帶著這些灶房娘子軍也浩浩蕩蕩的往草場外面去了。
她們自己帶了鍋鏟圍裙這些,至於碗筷和大鍋,也簡單,幾位村老商議了下,跟村裡幾戶人家那裡說了,暫時徵用他們幾家的大鍋。
大家夥兒逃難的時候,大鍋那些東西是帶不走的,所以都還在灶膛裡鑲嵌著的。
所以楊若晴帶著灶房娘子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村裡撬鍋。
灶房被水浸泡後,泥土都鬆動了,娘子軍們做慣了力氣活,一下子就把大鍋給撬下來了。
又去沒有被淹的人家的柴房抱了柴垛子,放到楊若晴事先準備好的兩條小船上,大家划著船,經過忙碌排水的男人們的隊伍附近,性格外向活潑的婦人還會朝男人們那邊揮著手打招呼。
譬如劉氏,她看到了人群中的康小子。
康小子已經跟著駱風棠報名參加了災後重建,不僅康小子,楊永青也在內。
(看完記得收藏書籤方便下次閱讀!)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