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兒大舅媽你是個隨和又爽快的人,跟男人一樣,做你家媳婦,是黃毛的福氣。”王翠蓮道。
這句話,王翠蓮一半是誇讚大孫氏的,另一半也帶著一些恭維。
畢竟大孫氏是侄媳婦晴兒的親舅媽,該給的面子得給。
而且,說幾句好聽的話,自己不掉塊肉,也能讓對方心情好,大家都和和氣氣高高興興的,何樂而不為呢
聽到王翠蓮這話,大孫氏果真很高興,眉開眼笑的。
楊若晴趁熱打鐵,道“我大舅媽呀,刀子嘴豆腐心,她嘴上雖然這麼說,其實心裡卻並不是真的在意那點奶水,對吧大舅媽”
大孫氏連連點頭“哎,我這人啊,用你大舅的話來說,就是一隻紙老虎,嘴巴喜歡說,真的讓我去做的時候,我又狠不下心來。”
楊若晴笑著對大孫氏道“大舅媽,等會吃完夜飯,你等我下,小潔託我給你們帶過年的禮品了呢。”
“我今個到家的時候是下晝,就沒送你們送過去,原本是打算明日上晝再送的。”
“既然你過來了,就先帶回去吧。”她道。
聽到這話,大孫氏頓時激動起來。
“當真啊那丫頭竟然還想著給我們買禮品啊天哪,日頭打從西邊出來了。”大孫氏道。
楊若晴笑而不語。
王翠蓮又在邊上附和誇讚了幾句,大孫氏美滋滋的。
家裡熟悉的農家灶臺,燒的是後山的松毛。
大鐵鍋裡面,是自家毛塘裡捕撈上來的雜魚,有鯽魚,烏魚,黃伢魚,還有泥鰍和一些小蝦。
楊若晴喜歡用最地道的農家方式,將這些菜燒出一種返璞歸真的味道來。
不需要像酒樓裡那樣注重花樣,只需要在鐵鍋裡刷上足夠的菜籽油,放入蔥薑蒜末和幹辣子花椒粒兒爆出香味兒後,再把這些料子給撈出來。
把魚推入鍋裡,在已經入味兒了的油裡煎到兩面金黃,然後加入適量的水,以及家裡做的辣椒醬,蓋上鍋蓋燜。
這道菜的精華就在於燜,把野生魚兒裡的鮮美和精華全都燜出來。
到時候這濃稠的魚湯啊,用來拌飯,寶寶能吃兩大碗,大志也能吃一碗半。
辣乎乎的魚給大人們喝酒,下飯,也是極好的選擇。
“在京城的時候,沒吃燒魚,我娘就要念叨家裡的大鍋土灶柴火燒魚,說哪裡的魚都比不上咱家鄉的魚。”楊若晴道。
拓跋嫻道“月是故鄉明,你孃的心情,我能理解。”
楊若晴猜測婆婆拓跋嫻是不是觸景傷情了
畢竟她老人家從前可是在大遼土生土長的啊。
“娘,有棠伢子和寶寶還有辰兒的地方,就是您的家,親人在,他鄉變故鄉。”她跟拓跋嫻這道。
拓跋嫻輕輕點頭。
王翠蓮道“嫻妹子,還有咱呢,咱都是一家人。”
大孫氏也附和道“對,對的,你在這邊也生活了快十年了吧這裡的一草一木你都熟悉啦,這就是你的家”
“就拿我來說事兒吧,從前我可是捨不得離開孫家溝的,如今,誰若是讓我再搬回孫家溝去,我還真是不習慣呢。”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很快就一起把拓跋嫻剛剛浮起來的那一絲惆悵給鎮壓下去了。
前院堂屋裡,老楊頭和譚氏,老孫頭他們全都在,大家圍著駱風棠和小安說這著話,
詢問著當初西南戰場上的事情,駱風棠很識趣的把這闡述的權力讓給了小安,自己大多數時候都是安靜的坐在一旁喝茶,偶爾補充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