歉;
(二)批准並執行《天津條約》,換文儀式要在北京進行;
(三)向英法盟國派出艦隊和軍隊所耗的“大批費用補償八百萬兩銀子”。
戰爭賠款數額進行了艱鉅的磋商。清朝欽差大臣要求英法聯軍不能越過距京城二十公里的通州小城。陪同英法專使赴京最終批准條約的儀仗隊人數也構成問題。此係最大的問題。中方希望將人數壓縮到儘可能的少。據解釋,皇帝的聖威不容許過大的儀仗隊,否則有可能看作是對武力做讓步。這大概不合英法聯軍的利益。
相反,額爾金出於聲望與安全,卻打算帶大隊人馬進北京。葛羅和法國人不贊同這種觀點,只考慮派兩百人儀仗隊;他們認為,英國人稱炫耀部隊是為他們所代表的偉大國家和人民爭光,這是很幼稚的。用布隆戴爾的說法,法國人擔心,“在完成和平手續中”炫耀兵力會帶來嚴重後果。但是,他們最後只得聽任跟著額爾金的要求走。
最後達成一致,英法聯軍各派一千步兵、炮兵和騎兵隨同兩位特使進京,以向中國皇帝遞交國書。孟託邦覺得,英國人總帶著他們看來很自然的那種傲慢,只想一件事兒;儘量修飾他們的形象,以迷惑中國人。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十一章 天津議和(3)
據杜潘所記,法軍從各兵種抽派小隊組成儀仗隊;而也懷著同樣的考慮,“要在北京美貌的女士面前展現他們所有的優勢”。孟將軍下令給他們佩戴極為漂亮的領帶和絢麗的肩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