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2 / 4)

小說:武林舊事 作者:世紀史詩

水陸庵 (楊寺廨院。後名“慶安院”)

妙心寺

水竹塢

西湖三堤路:(蘇公堤自南新路直至北新路口,小新堤自麴院至馬蝗橋)

蘇公堤 (元祐中東坡守杭日所築,起南迄北,橫截湖面,夾道雜植花柳,中為六橋九亭。坡詩云:“六橋橫截天漢上,北山始與南屏通。忽驚二十五萬丈,老葑席捲蒼煙空。”後守林希榜之曰“蘇公堤”。章子厚詩云:“天面長虹一鑑痕,直通南北兩山春。”)

第一橋 (港通赤山教場南來。名“映波”○宋刻無“南來”二字)

旌德觀 (元系定香寺舊址。寶慶間,京尹袁韶改建為觀。有西湖道院、虛舟、雲錦二亭。今復為定香教寺)

先賢堂 (名“仰高”。祠許由以下共四十人,刻石作贊,具載事蹟。中以寶慶初巴陵之事,謂潘閬有從秦王之嫌,遂去之,及節孝婦孫夫人以下五人,今止三十有九人焉。中有振衣古香清風堂山亭流芳花竹縈紆,小山曲徑。今歸旌德,堂宇皆廢)

第二橋 (通赤山麥嶺路。名“鎖瀾”)

湖山堂 (旁有水閣,尤宏麗)

三賢堂 (祠白樂天、林和靖、蘇東坡。後有三堂,曰水西雲北、月香水影、晴光雨色。後有小亭,曰虛舟,曰云梯)

第三橋 (通花家山。港名“望山”)

第四橋 (通茆家步。港名“壓堤”。北新路第三橋)

施水庵 (名“圓通”。有石臺籠燈,以照夜船)

雪江書堂 (胡賢良侊所居)

新水仙王廟 (龍王祠。與葛嶺者為二)

崇真道院 (賈平章建。後有閣,今改為僧寺)

松窗 (張濡別墅)

第五橋 (通由院港,名“東浦”。北新路第二橋)

第六橋 (通耿家步港,名“跨虹”。北新路第一橋)

小新堤 (淳祐中,趙京尹與<img height=32 width=32 border=0 src=/bzk/;胞自北新路第二橋至麴院築堤,以通靈竺之路,中作四面堂三亭,夾岸花柳,比蘇堤。或名“趙公堤”)

履泰將軍廟 (有天澤井,葛仙翁所植虯松。將軍錢墉人,姓孫,名顯忠,仕吳越時。嘉熙時,趙與權尹京,禱雨有驗,奏聞,因敕封天澤侯)

楊園 (楊和王府)

永寧崇福院 (又名小隱寺,元系內侍陳源適安園。近世所歌菊花新曲破之事,正系此處。獻重華宮為小隱園,孝宗撥賜張貴妃。寺前有澗曰“雙峰”,又曰“金沙”)

裴園 (裴禧園。誠齋詩云:“岸岸園亭傍水濱,裴園飛入水心橫。傍人莫問遊何處,只揀荷花開處行。”)

喬園 (喬幼聞園)

史園 (史屏石微孫○宋刻“石微”作“右微”)

資國院 (舊名“報國”。有東坡書“隱秀齋”,趙令畤德麟跋語○宋刻“資國園”)

淳固先生墓 (斌,姓宋,號庸齋,師晦庵先生)

馬蝗橋

孤山路:

西陵橋 (又名“西林橋”,又名“西泠橋”,又名“西村”)

孤山 (舊有柏堂、竹閣、四照閣、巢居閣、林處士廬,今皆不存)

四聖延祥觀 (有韋太后沈香四聖像、小蓬萊閣、瀛嶼堂、金沙井、六一泉。餘見御園類)

西太一宮 (舊四聖觀園,理宗朝建。今黃庭殿,乃昔涼堂也。兩壁蕭照畫尚存。亭館名並見御園類。弁陽翁詩云:“蕊宮廣殿號黃庭,突兀浮雲最上層。五福貴神留不住,水堂空照九枝燈。”有和靖墓、瑪瑙坡、陳朝柏)

四面堂

處士橋 (以和靖得名)

涵碧橋

高菊磵墓 (名九萬。葬孤山後談家山)

斷橋 (又名“段家橋”。萬柳如雲,望如裙帶。白樂天詩云:“誰開湖寺西南路,草綠裙腰一帶斜。”)

北山路 (自豐永樓北,沿湖至錢塘門外,入九曲路,至德勝橋南印道堂、小溜水橋、黃山橋、掃帚塢、鮑家田、青芝塢、玉泉、駝巘、棲霞嶺、東山、衕霍山、昭慶教場、水磨頭、葛嶺、九里松、靈隱寺、石人嶺、西溪路止。三天竺附)

柳洲

龍王廟 (名“會靈”。所謂“柳州五龍王”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